古代龟背纹造型演变及其文化映射关系
相关推荐
-
「藏玉臻品」四大神兽之灵龟,小把件,新疆和田籽料,邀您共赏
四大神兽之灵龟,和乐仁寿,气度非凡 龙和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均为灵物,<礼记·礼运>云:"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q ...
-
一周一器——汉代青铜玄武砚滴(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文物名称:青铜玄武砚滴 文物时期:汉代 出土时间:1992年 出土地点:青海互助高寨汉墓出土 器物尺寸:通长15厘米 收藏单位:青海省博物馆 砚滴青铜质,作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蛇合体,龟腿直立,作站立状 ...
-
文学看台105 | 文化之旅19:陆河篇(沈洛羊+陈辚+蔡金针+罗新焕+罗彩丹)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文化之旅 "汕尾文化之旅--陆河行"的作家们在蟠龙祠采风. 孙彦修 摄 文化之旅--陆河行 墩仔寨"围龙屋" ●沈洛羊 五月 ...
-
中国古代狮子造型演变
石狮子想必人人都见过,在古代,一些高门大户人家的门口经常立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样子十分高大威武. 那么石狮子究竟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有着什么作用呢? 石狮子的由来: 在古代的中国,是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的. ...
-
第六百五十二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一)
X 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许慎<说文解字·鱼部>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最初,古人把龙想像为" ...
-
第六百五十三篇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二)
X (续)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墓出土的玉连体双龙佩,玉黄白色,平面略呈橄榄形,以二龙连体构成,龙首透雕,龙身饰勾连卧蚕纹,边缘分布五个穿孔.两龙张口露牙,昂首对视,精神饱满,各伸一爪共 ...
-
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导致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文化相异
读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受益匪浅.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文化较之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在文化产生的背景上,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埃及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猪”与“家”的汉字演变与文化内涵
文:高天晨 今年是猪年,猪在农耕社会为母本的中国文化体系里,是一个关键的财富象征.猪除了肉食,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质资产和保障,因此猪有了一定文化象征意义,和"家"的含义密切相关.今天 ...
-
论文选摘 |《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造型演变研究》
张春佳 摘要: 团花纹样是莫高窟唐代的代表性纹样,相比于其他类别纹样,团花纹样具有更强的时代性.本文通过对收集的近一千个团花案例进行不同角度的比对,分析几类团花纹样的结构特征和跨越唐代四个时期的演变路 ...
-
【文化】在古代塔吉克人的文化中,家庭被认为是神圣的机构!
2021年5月16日,(杜尚别,夏冉译)这是一篇致力于5月15日,国际家庭日的文章.今天补发于此.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塔吉克人对于家庭的观念的理解.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命脉,是年轻一代成长的 ...
-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科举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结束于清.科举历经1300多年,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改变了寒门出身的学子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