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az DeNoise AI 降噪软件在鸟类摄影后期降噪中的应用体会

我一直都有 Topaz DeNoise AI(简称AI)降噪软件,但一直没有用过,后来一个影友推荐我使用这个软件降噪。我尝试了一段时间,觉得超级好用,所以今天来说说自己使用的体会。
鸟类摄影,高感一直是不能忽视掉的问题。有的鸟友为了保证画质的细腻和细节的完美,会在拍摄中努力降低感光度,即使是速度略微慢点。也有的影友使用专业的摄影大炮,用大光圈拍摄,以保证鸟片的画质。但更多的影友使用的都是光圈偏小的镜头,这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高感光度。那么高感光度就会带来画质的颗粒增多,细节的降低。
还有更多的时候,拍鸟都是在晨昏时刻,即使拥有专业的摄影大炮,即使使用了大光圈,依然避免不了要使用高感光度来拍摄鸟。
所以使用一款合适的后期软件来降噪,既要保证画质及细节,又要很好的达到降噪效果。AI首当其中,既能完美地留住细节和画质,又完美地降噪,让鸟片完美呈现。
以前我拍的鸟片都是采用RAW格式,在ACR中进行降噪,上图就是在ACR中进行了降噪处理,处理之后的鸟的羽毛层次就降低了点,稍微显糊。原图的感光度在2500。
这张我关闭了ACR里的锐化和减少杂色功能,也就是降噪功能,然后在AI里面进行自动降噪。出图后可以明显看出画质细腻,鸟的细节保留完好,特别是鸟的羽毛层次得到了比较满意的保留。

上图是蓝喉歌鸲在AI里面原图和降噪后图的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右图的画质更为细腻,而鸟的羽毛及细节保留完好。

红胁蓝尾鸲,是在ACR里进行了降噪,降噪之后,红胁蓝尾鸲的头部细节变得稍微模糊起来。
上图是在AI里进行了降噪,可见头部的羽毛及身上的羽毛层次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上图左边是没有进行降噪的,可见画质颗粒感很强,右图是进行AI降噪的,画质变得细腻,而红胁蓝尾鸲的头部羽毛及身体的羽毛层次细节保留完好。
上图是通过ACR降噪的灰胸绣眼鸟。颈部黄色的羽毛和腹部的羽毛层次变得模糊了些。头部羽毛的层次也稍显模糊。
上图是AI降噪的。无论是头部的羽毛层次还是颈部及腹部的羽毛都层次分明。
上图是未进行降噪及降噪后的对比图。
上图是ACR处理的七彩文鸟。
上图是AI处理的七彩文鸟。
未进行降噪和降噪后的对比图。
以上的鸟图高感在2500.
红交嘴雀。高感在6400.进行ACR处理后,背部羽毛的层次有损失。
进行AI降噪处理后,背部的羽毛层次分明。
未进行降噪和用AI 降噪后的对比图。
白胸文鸟。高感在6400.用ACR降噪后,白色胸部的羽毛层次减弱。
用AI降噪后,白色胸部的羽毛层次明显好于ACR降噪的。
用AI,未进行降噪和降噪后的对比图。
通过上面的图片说明,使用AI对鸟类照片进行后期降噪,能很好的保留住鸟的细节,让画质更完美。
AI的软件使用起来也非常便捷,首先下载AI,它是款PS的插件,安装成功后,在PS滤镜里可显示,之所以叫AI,是可以自动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降噪,所以打开AI后,把右边的自动打开,AI就可以自行降噪。大多数情况下,自动降噪功能都能满足使用,即使感光度在12800.也可以降噪得很好。
上图为AI的右边操作界面。想要轻松降噪,把自动打开即可。多数情况下一键即可完成。试试吧!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次见。
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