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习,从临摹到创作的几个方法!
相关推荐
-
万事如艺│一个“不合时宜”的篆刻家——周志群其人其印
苏海强/文 与深圳篆刻家周志群谈篆刻,品赏他的印作,总觉得他有点不合时宜,总觉得他应该是长衫布履.至少是生活在民国时代的人.在工艺印和大写意印流行的当今篆刻界,周志群坚守着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写意中求工 ...
-
篆刻入门:秦印章法的“疏密”基础,兼谈秦印篆法中“隶化”特征及其应用
我们在发布我们篆刻临摹作业之初,曾经说过,汉印临摹,我们要训练基本刀法和章法基本功,在古玺临摹阶段,我们要在章法上下大功夫,到了秦印,我们应当在篆法上下苦功夫(因为其中牵涉太多文字学的内容,所以相对枯 ...
-
篆刻学习要临摹,为什么临完汉印,临古玺,最后才到明清名家印呢?
学篆刻没有捷径,无外乎正确的方法加上长期的练习.我们在临摹古玺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这些细微的窍门和方法可能对于初学者恰恰是最有帮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在走捷径了.那么,篆刻学习为什么要临完汉 ...
-
篆刻学习:临摹古玺,我该从一方古玺里学到哪些东西?
小引:我们知道,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篆刻等艺术的"不二法门".篆刻学习时,临摹的对象无外乎秦汉印.战国古玺.明清名家印.因为"印宗秦汉"的概念长期在篆刻界占统治地 ...
-
篆刻学习:从两方秦印的临摹到篆刻创作的基本原则
篆刻学习中,临摹古代玺印是必经之路,但无论如何临摹,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解篆刻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本文就结合我们秦印作业第34.35两方印来稍稍谈一下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6)
(三)"郰随逐玺"(见图一)是一方战国铜质官玺. 图一 郰随逐玺 (原印) 从美学角度分析,其章法密者任密,疏者自疏,绝不生拉硬扯.有意作态.紧密的字距和疏朗的行距反差强烈,有张 ...
-
篆刻学习:秦印临摹遇到的“无界格秦印”
我们知道,秦官印大部分是有界格的.但我们细翻印谱,也会发现,有少量的秦印,印面没有界格,我们就称为"无界格秦印",比如"召亭之印"."修故亭印&quo ...
-
篆刻讲座|刘洪洋:从临摹到创作(7)
(四)"大府( )"一印(见图一),属于战国玺,文字为楚系篆法,形制硕大,为楚国铜铸官印.品读这样的楚玺会让人感受到晴空万里.江河汇一的旷古美景,使人从心底里涌动出神驰情纵的快感.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3)
二.创作的方法 艺术的根本在于创作,篆刻也一样.篆刻是以汉字为载体,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一门传统艺术.学习汉印的最终目的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篆刻作品,但是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摹刻了一定数量的汉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2)
临摹的方法应该是"摹"在前,"临"在后. (一)摹写印稿:将比较透明的拷贝纸或较薄的熟宣纸覆于准备好的汉印印拓上面,固定好,用比较细的铅笔采取双勾的形式准确地将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1)
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临摹是学习之路上需要叩开的第一扇大门,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一枚小小的印章往往蕴含了作者的艺术理念.审美标准以及技法技巧等.在从"临摹"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