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1) 2024-05-02 06:48:47 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临摹是学习之路上需要叩开的第一扇大门,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一枚小小的印章往往蕴含了作者的艺术理念、审美标准以及技法技巧等。在从“临摹”到“创作”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有几个具体环节?每个环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当积累了一定临摹技巧后又该如何进行创作?等等。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篆刻名家刘洪洋先生,以秦汉印为临摹对象,从“临摹的方法”“创作的方法”以及“临创的结合与贯通”三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解,打开篆刻从临摹到创作的学习通道。——编者篆刻学习是一个从临摹到创作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必须遵循篆刻特有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一、临摹的方法篆刻学习应从临摹入手,主要临摹对象是秦汉印。临摹范本的选择可以从简到繁,第一阶段应选择结字工稳、刀法明朗的印章,入手求精,这类印在汉私印中多见,如“李嘉”“张骏”“孙昌私印”(见图一至图三);第二阶段应选择风格浑厚、气势饱满、线条富于轻重变化的印章,这类印在汉官印中多见,如“军假侯印”“大医丞印”“骑司马印”(见图四至图六);第三阶段应选择风格多变、富于情趣的印章,这类印章在汉凿印中多见,即急就章中较多,如“虎牙将军章”“牙门将印章”“护军印章”(见图七至图九)。 图一 李嘉 图二 张骏 图三 孙昌私印 在对汉印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刀法和章法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临习明清以来的流派篆刻作品。学习汉印是牢固掌握篆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第一步,学明清流派印是全面把握篆刻艺术形式、内容、风格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向篆刻创作的准备阶段。首先是文字上石,方法可分为:水印法和反写法两种。(一)水印法。把用浓墨所设计或勾摹好的印稿准确地覆于印石上,四周纸边折下或用少许糨糊粘贴好,使纸石不移位。然后再用干净毛笔蘸清水少许涂在印稿上,用指甲在纸面上揉压四到五遍,使印稿墨色附着在印面上,之后用小毛笔着墨细心地加以勾描补充。(二)反写法。反写法是把印稿先用透明纸勾摹好,然后把纸反过来。由于纸的透明性,我们看到的就是反文的印稿了,然后依照反稿上的文字写法和字之间的位置关系,先用铅笔在印石上写一遍,再用毛笔填墨,最后与原稿比对做进一步的修正。若书法功底较好,也可直接用毛笔蘸墨把印文反写在印面上,但此法不适合初学者。 图四 军假侯印 图五 大医丞印 图六 骑司马印 勾摹印稿是领会原作结构神态、笔情刀趣的最佳途径。“勾”是指双勾填廓,就是双勾出字形再填墨;“摹”是指用毛笔依照笔画直接描写在纸上。无论“勾”或“摹”,下笔都要轻,应以点续线照原样表现出来。当勾摹有了足够经验,上石方法也可简便。首先把要刻的印章复印,用剪刀裁下,四边可以多留一些,将印稿的一面准确地覆盖于印石上,四周纸边折下或用少许糨糊粘贴,使纸石不移位,之后再用干净毛笔蘸适量香蕉水或指甲水涂在印稿上,用指甲在纸面上揉压四五遍,使复印的炭粉附着在印面上,这样印稿会十分清晰,方便刻锲。 图七 虎牙将军 图八 牙门将印章 图九 护军印章 刘洪洋,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京东印社社长;多次担任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性书法展、篆刻展及其他单项展评委;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等奖项二十余次。 赞 (0) 相关推荐 《巨匠之门》--中国好书法--刘洪洋书法篆刻选 刘洪洋,现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书协 ... 1984年,浙江篆刻家的一次乌镇聚会 在我书柜众多的印谱中,有一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茅盾笔名印集>,由沙孟海先生题耑,浅蓝色的封面上有云卷云舒的纹样,下面是白帆点点,小桥人家,给人江南水乡的联想.印集收录了文学巨 ... 篆刻金石|263方汉官印及释文高清赏析(内附印谱印蜕电子资源0.1G) 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 ... 治愈系“曼特拉” 曼特拉冥想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6) (三)"郰随逐玺"(见图一)是一方战国铜质官玺. 图一 郰随逐玺 (原印) 从美学角度分析,其章法密者任密,疏者自疏,绝不生拉硬扯.有意作态.紧密的字距和疏朗的行距反差强烈,有张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3) 二.创作的方法 艺术的根本在于创作,篆刻也一样.篆刻是以汉字为载体,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一门传统艺术.学习汉印的最终目的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篆刻作品,但是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摹刻了一定数量的汉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2) 临摹的方法应该是"摹"在前,"临"在后. (一)摹写印稿:将比较透明的拷贝纸或较薄的熟宣纸覆于准备好的汉印印拓上面,固定好,用比较细的铅笔采取双勾的形式准确地将 ... 篆刻讲座|刘洪洋:从临摹到创作(7) (四)"大府( )"一印(见图一),属于战国玺,文字为楚系篆法,形制硕大,为楚国铜铸官印.品读这样的楚玺会让人感受到晴空万里.江河汇一的旷古美景,使人从心底里涌动出神驰情纵的快感. ... 篆刻知识 | 由汉印临摹到创作 创作是一种自发的欲望,而临摹则是出于理性的选择.在创作中遇到的困惑可以在临摹的过程中寻求解悟,而在临摹中得到的感受自然也会用以指导创作.善于学习的人,就在于能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找到结合点,相互推动,以 ... 篆刻学习,从临摹到创作的几个方法! 临幕的过程是艰辛的,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从量变到质变,同时要多动脑.多用心,体会成功印例的理法和技法,对于范印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每一字.每一面.每一线.每一刀,都要经得起推敲,这就是赵熊先 ... 老师,我每天都刻印,临摹,创作,为啥要学篆刻史呢? 觉得有必要系统再说一下这个问题,尽管那篇文章的篆刻史一条下面已经列了大部分的原因. (三曹雕像) 一个人对事物的感受是有差异的,那么,欣赏一方篆刻作品,会涉及到这个人的很多问题,是不是敏感,是不是有某 ... 「汉帛书老子乙本」临摹与创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东郊被考古发现,大量的帛书,帛画,丝织品等珍贵的历史遗物亦公布于世. 这些资料涉及医学,哲学,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极大地丰富认证了道家学派的重要初始资料 ... 赵孟頫行书集字古诗10首,从临摹走向创作 学习书法,从临摹走向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苦苦临摹了十几年的书法,最后还是不会创作,他们把临帖和创作割离开了,没有做好二者的转换训练,帖临写的很熟练,一创作还是自己原来的字. 我们知道临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