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知识 | 由汉印临摹到创作
相关推荐
-
篆刻观察——浙派的开山鼻祖丁敬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是丁敬的一首自作诗,也可以看作对他篆刻艺术的诠释. "浙派"作为清中叶后崛起的一个重要印章流派,如果从其代表作家-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6)
(三)"郰随逐玺"(见图一)是一方战国铜质官玺. 图一 郰随逐玺 (原印) 从美学角度分析,其章法密者任密,疏者自疏,绝不生拉硬扯.有意作态.紧密的字距和疏朗的行距反差强烈,有张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3)
二.创作的方法 艺术的根本在于创作,篆刻也一样.篆刻是以汉字为载体,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一门传统艺术.学习汉印的最终目的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篆刻作品,但是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摹刻了一定数量的汉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2)
临摹的方法应该是"摹"在前,"临"在后. (一)摹写印稿:将比较透明的拷贝纸或较薄的熟宣纸覆于准备好的汉印印拓上面,固定好,用比较细的铅笔采取双勾的形式准确地将 ...
-
刘洪洋|篆刻讲座:从临摹到创作(1)
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临摹是学习之路上需要叩开的第一扇大门,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一枚小小的印章往往蕴含了作者的艺术理念.审美标准以及技法技巧等.在从"临摹"到 ...
-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印面构成的基本规律(二)
汉印印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汉印印面构成的规律,是汉印特点所决定的,是汉印特点基础上的抽象与条理化,是采取汉印文字结体.章法布置和线条构成的综合性的内在法则.如果说,汉印的特点着重是外表形式或形态的归纳, ...
-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印面构成的基本规律(三)
汉印印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汉印印面构成的规律,是汉印特点所决定的,是汉印特点基础上的抽象与条理化,是采取汉印文字结体.章法布置和线条构成的综合性的内在法则.如果说,汉印的特点着重是外表形式或形态的归纳, ...
-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的线条美(二)
汉印美的表现形态 汉印的美到底表现在何处?它的基本形态有哪些?按传统习惯的说法,有章法美.刀法美等:按美学的观点说法,有阳刚之美.雄健之美.阴柔之美.娟秀之美等.在今天,我们仍应以这些观点来归纳或总结 ...
-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的线条美(三)
汉印美的表现形态 汉印的美到底表现在何处?它的基本形态有哪些?按传统习惯的说法,有章法美.刀法美等:按美学的观点说法,有阳刚之美.雄健之美.阴柔之美.娟秀之美等.在今天,我们仍应以这些观点来归纳或总结 ...
-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的结构美(一)
汉印美的表现形态 汉印的美到底表现在何处?它的基本形态有哪些?按传统习惯的说法,有章法美.刀法美等:按美学的观点说法,有阳刚之美.雄健之美.阴柔之美.娟秀之美等.在今天,我们仍应以这些观点来归纳或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