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题组一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别气候类型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乙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丙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下列四幅图表示戊地气候类型的是(  )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度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C.Ⅱ纬度附近锋面活动频繁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4.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干湿两季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题组二 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读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下面三题。

5.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6.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7.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

B.b—c—a

C.c—a—b

D.c—b—a

  下面左图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甲地降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②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丁

③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②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要素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

)甲、乙、丙、丁四地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

)图中(  )

A.甲地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B.乙地全年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

C.丙地常年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

D.丁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题组二 特殊气候的成因分析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关于图中所示区域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a气候类型的雨季均在11月至次年4月

B.c气候类型在6—8月温和多雨

C.d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该地远离海洋

D.e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10°~20°的大陆东岸地区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甲、乙两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乙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关

D.乙地气候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

  读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7.(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8.(

)有关图示四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Ⅱ—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C.Ⅲ—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Ⅳ—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专题强化练十 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

  读巴库(40°22\\\\\\'N,49°50\\\\\\'E)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两题。

1.巴库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巴库1月份气温为0°C以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1

图2

3.下列关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阴雨天气,受冷锋影响

B.乙地为降雨天气,受暖锋影响

C.丙地为阴雨天气,受气旋影响

D.丁地为强风天气,受上升气流影响

4.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①—丁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

B.乙地气候类型各大洲均有分布

C.丙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岸

D.丁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西岸

6.(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读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回答下面两题。

7.(

)图示四地的气候类型中,仅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

)上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与下面甲、乙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的分别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9.读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新奥尔良与上海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奥尔良气候资料统计图

上海气候资料统计图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该气候在北美洲的分布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    。

(2)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              。

(3)比较新奥尔良(30.0°N,90.2°W,海拔1米)和上海(31.2°N,121.4°E,海拔4米)气温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上海7、8月份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上海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单元活动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考点1 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2.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4.[2016课标Ⅰ,37(1),6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5.[2018江苏单科,27(2),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图Ⅰ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Ⅱ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Ⅰ

图Ⅱ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Ⅲ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图Ⅲ

  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6.[2017江苏单科,27(2)(4),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                   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

考点2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8.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9.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0.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模拟练                   

选择题

  下图示意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岸甲、乙两个测量站统计的1月、4月、7月和10月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甲、乙两测量站相比(  )

A.1月降水甲地比乙地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地比乙地小

C.7月气温甲地比乙地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地比乙地大

2.乙测量站1月降水较多,主要是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西风带的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    D.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罗斯海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17年11月8日从我国上海出发的南极科考队直奔罗斯海西岸气候条件恶劣的恩克斯堡岛,12月初抵达目的地,并开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设,下图为新站选址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是因为其(  )

A.科研价值大    B.环境条件好

C.建设难度小    D.终年不冻

4.(

)在科研人员抵达恩克斯堡岛开始建站准备工作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

B.恩克斯堡岛附近海域浮冰面积大

C.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D.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5.(

)恩克斯堡岛气候条件恶劣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海拔高   ③常年盛行西北风    ④常年盛行极地东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表中甲、乙两地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甲地均温(℃)

13.2

11.3

6.3

8.1

10.2

甲地降水量(mm)

161

339

509

232

3 860

乙地均温(℃)

4.8

9.2

16.1

12.2

11.1

乙地降水量(mm)

164

84

95

140

1 260

6.甲地降水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原因是甲地(  )

A.有西风带来丰富水汽    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D.受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7.乙地7月均温高于甲地1月均温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    B.甲地白昼时间长

C.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8.乙地降水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暖流影响

C.地形阻挡                    D.冬季西风更为强劲

  飞机侧风试验是在侧风环境下对飞机起降稳定性的测试。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型号飞机,在西北地区机场完成了一般侧风试验后,于2018年3月远赴冰岛国际机场开展大侧风试验。该机场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东西、南北两条垂直交叉走向的“十”字形跑道,当地常年有多种风向的大风,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侧风试验基地,下图为冰岛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机场难以进行大侧风试验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机场( 易错 )

A.跑道方向单一         B.大风日数少

C.大风时易起沙尘    D.多雨雪天气

10.(

)冰岛有多种风向大风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受控于(  )

A.西风    B.极地东风     C.高压      D.低压

11.(

)除侧风条件外,冰岛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侧风试验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其(  )

A.侧风试验设施完善    B.白昼时间长

C.靠近飞机制造中心    D.客运量大,航班多

答案全解全析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基础过关练

1.C

2.B

3.C

4.A

5.B

6.C

7.D

8.A

9.D

1.C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现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丁地常年受季风控制。故选C。

2.B 由图可知,戊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气候资料统计图可判断选项B正确。

3.C 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故A错误;I纬度和Ⅲ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均偏少,B错误;I纬度盛行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Ⅱ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天气,故C正确;IV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错误。

4.A I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错误,符合题意;Ⅳ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c风带为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干湿两季,B正确,不符合题意;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为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不符合题意;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不符合题意。

5.B a地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7月平均气温为20~30℃,降水量为150~200毫米,故a地气候雨热同期。

6.C 由图可知,b地1月平均气温为20~30℃,7月平均气温为0~10℃,1月降水量为150~200毫米,7月降水量为50~100毫米。该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7月,表明其位于南半球,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说明其位于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则分布在大陆东岸。

7.D 据图可判读出a地位于温带地区,b地位于亚热带地区,c地位于热带地区,故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c—b—a。

8.A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且纬度接近30°,气候类型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或地中海气候,结合右图中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可知,其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9.D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能力提升练

1.D

2.A

3.A

4.D

5.B

6.D

7.B

8.C

1.D 依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甲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丙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丁为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甲气温年较差大,位于大陆的东岸,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丙;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丁;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选D。

2.A 甲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亚洲;乙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丙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分布最广。故①②正确,选A。

3.A 图中甲地月均温为5℃到15℃,月降水量为80毫米到110毫米,符合终年温和多雨的特点,选项A正确。

4.D 根据图中水热组合的特点,可分析出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影响,选项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选项B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并非常年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选项C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选项D正确。

5.B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只有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为11月到次年4月;c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6—8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d气候类型为受山脉阻挡形成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e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地区。故选B。

6.D 甲、乙两地都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甲地热带雨林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乙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和沿岸的暖流有关。故选D。

7.B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

8.C 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西岸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Ⅲ为高原、高山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Ⅳ为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其形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形、洋流等的综合影响。

专题强化练十 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1.C

2.A

3.A

4.D

5.A

6.D

7.A

8.A

一、选择题

1.C 读巴库(40°22\\\\\\'N,49°50\\\\\\'E)位置图可知,其位于里海西岸;读巴库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气候较干旱,且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较大,其气候类型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项正确。

2.A 由上题分析可知,巴库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份气温应低于0℃,但是巴库位于里海西岸,受里海影响,冬季气温较高,1月份气温为0℃以上,故A项正确。

3.A 读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多为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锋影响,多为晴朗天气;丙地为高压中心,受反气旋控制,多为晴朗天气;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故选A。

4.D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气候类型7月份气温最高,且最冷月气温为0~10℃,全年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气候类型7月份气温最高,且最冷月气温为0~1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区,图1中的甲、乙两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其中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所以丁地是地中海气候;丙地深入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5.A 读图可知,甲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乙地最冷月气温高于0℃但低于15℃,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丙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全年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内部;丁地最冷月气温高于0℃但低于15℃,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

6.D 由上题分析可知,四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而形成的。

7.A 读图可知,④地最低气温为0℃以上,而降水量年内变化较小,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常年受西风影响;③地最低气温低于0℃,降水量年内变化较大,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②地一年内气温都很高,其降水量年内变化也较大,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①地最低气温为5℃以上,应位于亚热带,其降水量年内变化较大,但降水总量不大,应为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8.A 甲图所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地形

(2)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差异:上海气温季节变化大于新奥尔良。

原因:上海季风气候更典型;上海的冬季风势力强,冬季更加寒冷。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伏旱天气影响) 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解析 (1)图中A地因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在北美洲的分布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是受东部高大的南北走向山脉的限制,其影响因素是地形。(2)图中B地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3)新奥尔良年内平均气温为10~30℃,上海为4~30℃。上海气温季节变化大于新奥尔良。上海位于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比新奥尔良显著,季风气候更典型;上海的冬季风势力强,冬季更加寒冷。(4)上海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出现伏旱天气。上海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分别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故其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单元活动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1.A

2.A

3.A

7.D

8.D

9.B

10.A

1.A 图示副热带高压的脊线基本沿40°S延伸,20°S附近有两个较明显的强低压,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应为南半球夏秋季节,则该月最可能为3月。

2.A 图中①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A正确。②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因此风速小,B错误;③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吹偏东风,C错误;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为偏西风,D错误。

3.A 区域定位可知,毕节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重庆高,故7月份气温较低,A项正确;毕节的纬度较重庆低,若因纬度影响气温应较高,B项错误;两地均远离海洋,均受季风环流影响,因此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不是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C、D项错误。

4.答案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处季风气候区,图中等高线反映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且高差较大。因此山脉对季风起阻挡作用,形成地形雨和雨影区,且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异。

5.答案 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解析 由图可知,关中地区位于渭河平原,海拔较低,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出现高温中心。24℃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该地比两边温度高,结合所学知识,该地位于黄河谷地,地势低,温度高。

6.答案 (1)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2)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1)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为380毫米,1月平均气温约为-6℃;而温尼伯年降水量为521毫米,1月平均气温约为-16℃;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是受下沉气流影响。

(2)依据图文信息可判断温哥华位于50°N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全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加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

7.D 北纬30°附近有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地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对应的是④;乙地自然景观图中有雪山、冰川,属于高原高山气候,夏季凉爽,全年气温较低,对应的是③。故选D。

8.D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乙地为高原高山气候,乙地自然景观的成因是海拔高,故选D。

9.B 该大陆西侧为高大山地,海拔达5 000米,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地区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由此可判断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正确。

10.A 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又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故A正确。

11.答案 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地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模拟练

1.D

2.B

3.A

4.B

5.C

6.D

7.C

8.D

9.C

10.D

11.A

选择题

1.D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测量站1月降水量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故1月降水甲地比乙地少,A错误。甲地最高、最低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4℃,温差约为30℃;乙地最高、最低月气温分别约为23℃和10℃,温差约为13℃,故气温季节变化甲地比乙地大,B错误。甲、乙两测量站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故7月气温甲地比乙地高,C错误。甲测量站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约为180毫米和5毫米,差值约为175毫米;乙测量站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约为120毫米和10毫米,差值约为110毫米,故降水季节变化甲地比乙地大,D正确。

2.B 甲、乙两测量站分别位于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岸,乙测量站冬季降水多,说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此时乙测量站受西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多,B正确。

3.A 结合材料可知,罗斯海被喻为“天然实验室”,因此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是因为其科研价值大,A正确。

4.B 该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天空,A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气温较高,恩克斯堡岛附近海域浮冰面积大,B对;塔里木河的汛期在夏季,此时北半球为冬季,C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夏半年,草木葱绿,D错。

5.C 据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纬度高,气温低,①对;该地常年盛行极地东风,③错、④对;恩克斯堡岛的海拔材料中没有体现,且小岛一般海拔相对较低,②错。故选C。

6.D 读表可知,甲地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由此可以判断出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乙两地均位于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甲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小,所以甲地降水远比乙地丰富。故选D。

7.C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和甲地1月都为所在半球的夏季,两地纬度相差不大,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当,故A、B错误;乙地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故D错误;乙地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甲地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故C正确。

8.D 乙地降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故A错误;地形和乙地降水冬季较夏季更丰富无关,故C错误;乙地降水主要受盛行西风强弱的影响,冬季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比夏季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西风更为强劲,带来的水汽更多,所以乙地降水冬季较夏季更丰富,故D正确;暖流势力强弱和盛行西风的强弱相关,故B错误。故选D。

9.C 与冰岛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大风时容易出现沙尘天气,不利于进行大侧风试验,故C项正确。跑道方向单一不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机场难以进行大侧风试验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我国西北地区大风日数多,B项错误;冰岛雨雪天气更加频繁,D项错误。

易错提示  本题很容易因为材料中出现了“十”字形跑道,而错选A项。能不能进行大侧风试验,关键是当地的气候条件,跑道方向单一虽然也有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10.D 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常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形成低压中心,导致气流由四周汇聚而来,形成多种风向的大风,故D项正确,C项错误。冰岛受西风和极地东风控制时间短,且受这两种风控制时,风向单一,故A、B项错误。

11.A 根据材料“该机场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东西、南北两条垂直交叉走向的‘十’字形跑道”可知,除了侧风条件外,冰岛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侧风试验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其侧风试验设施完善,故A项正确;昼夜长短与侧风试验无关,B项错误;冰岛国际机场并不靠近飞机制造中心,C项错误;客运量大,航班多不利于进行侧风试验,D项错误。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