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人在京山——第三次担起重担(连载之十七)

(0)

相关推荐

  • 忆古蔺县白沙中学第一届招生工作

    ▲白沙中学今日新貌(图自网络)  白沙招生 刘衍琴  | 文 解放初期,古蔺县只有古蔺中学和古蔺二中两间初级中学.1956年古蔺中学招收高五九级一个高中班,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完中.1957年成立摩尼三中 ...

  • 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七 镜头里的区中

    沧海桑田卅八载之七 曾经的区中 唐建新 文化大革命中,有公社中学,有区中.一般情况下,区中是高中,公社中学是初中.区中也是当地的最高学府,既是当地的文化高地,又是当地的人才高地. 在下乡的五年半中,我 ...

  • 初中语文,写景状物需要精巧的构思,这段例文教你怎么选材和组材

    初中语文,写景状物需要精巧的构思,这段例文教你怎么选材和组材

  • 【长篇自传连载】自叙人生路 | 第九章 :毛兔司令

    / 第九章  毛兔司令 文/仇叶祥 9月份,我到岔路供销社报到.当时岔路供销社整顿队伍工作行将结束,但是对重点对象的经济问题尚待定性,很多见面材料和处理意见尚未完稿.工作队杨队长,是我在长街整队时的老 ...

  • 丁中第7周大事记(10.9—10.15)

    [往期回读] 张广祥:孔庆东摸奶,骂得亦骂不得 张广祥:家里长的菜好吃 张广祥:我不是潘金莲,我也不是李雪莲 张广祥:活该吧,张副校长! 张广祥:孔子不是圣人,老师更不是圣人 强化备课组能力建设,不断 ...

  • 王玉春║老婆 你辛苦了

    我的老婆是一位十分要强的女人,凡事都不甘落人后,她不仅拥有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柔,而且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是那种顽强不屈的刚烈性格.在家庭中,更是挑起了重担把本不富裕的家经营的有声有色,在亲朋好友中树立了良 ...

  • 追寻远去的记忆(64)亲如兄弟的盛昌武

    追寻远去的记忆(64)亲如兄弟的盛昌武 亲如兄弟的沈昌武 雪岸 岁月远去,时光不再.人世间的真情永恒.尤其是那当年结识的兄弟般的情谊,长留心间,让人不时回忆.仿佛回到46年之前. 想起当年在通山工作的 ...

  • 1972年的三阳中学毕业照,你有没有更早的?

    文  洪水根    照片 洪丽娟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可以关注我们哦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三阳中学的记忆 一 这张发黄的照片保存近47年了,1972年的三阳中学 ...

  • 天门人在京山——开办共大担重任(连载之二十)

    1976年3月,我从群光大队回文教局后,县委副书记胡宽汉同志和文教局副局长黄积德同志分别找我谈话,要我负责创办京山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我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乐意地接受了这一重任. 当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 ...

  • 天门人在京山——受挫驻队修水库(连载之十九)

    正当学校教学工作走上正轨,文体活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开展红火的时候,校院里突发了一件怪事:不知是什么居心不良的人写一封匿名信丢在初三班的教室里.其内容写的是初三班一个名叫余正阳的女同学与一个老师谈恋爱的事 ...

  • 天门人在京山——四处求援上沔师(连载之四)

    文笔峰 四处求援上沔师 1955年7月,我即将初中毕业,参加升学考试,抓紧复习备考. 真是不幸,在临考的前夕,因被疟蚊叮咬而染上疟疾,发冷发烧,大热天硬要盖上两床被子,一连高烧了几天.上考场时,有的同 ...

  • 天门人在京山——挑着草鞋去上学(连载之二)

    惠亭水库 考取京山一中后回到家里,母亲在家,父亲在后门的河边洗东西,当我告诉母亲时,父亲也听见了,他说:"考取了,考取了,看哪来的钱去上学."此刻,母亲喜忧交加,沉默不语. 为了筹 ...

  • 天门人在京山——第二次担起重担(连载之十四)

    时间如流水,转眼我在文教局工作了整整两年,正当我工作顺利,局内局外事事得心应手时,突然要调动我的工作.三阳区委书记庹兴友同志,组织委员马普春同志,宣传委员向德万同志分别找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赵承武同志, ...

  • 天门人在京山——第一次担起重担(连载之十三)

    1963年,我从教研室调到文教局任行政股副股长,不久原行政股股长史明光同志调石龙中学任校长,行政股的重任全落到我身上.受重用,我第一次担起重担,负责全局的人事工作和财务工作. 当年文教局只有两个局长, ...

  • 天门人在京山——返教研室搞高考(连载之二十五)

    我在局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半,为大家做了几件好事,受到了大家的称赞.但是,办公室工作太繁琐,我已是近50岁的人了,难以应付那些复杂的事务,我到县政府办公室去参加各科局办公室主任会议,看到其他科局办公室主任 ...

  • 天门人在京山——办公室工作繁琐(连载之二十四)

    我回教研室转眼又工作了两年多,大家公认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工作是有成效的.无奈何,形势变化来了新潮流,任用人才不问资历.能力,只问学历,从上到下刮起一股大学生掌权热.小小县城,上从县委书记.下到各科 ...

  • 天门人在京山——回教研室抓高考(连载之二十三)

    京山三角洲 1980年底驻队结束,我回到文教局不久,组织部行文任命我为文教局教研室副主任.我第一次是1961年暑期调教研室工作,1963年初调离教研室,转眼1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第二次又调回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