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学“邓派”,记好两个人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
赵之谦15幅北碑书法欣赏:奇倔雄浑、宽博淳厚!诸体学碑之典范
赵之谦印 清人赵之谦大概是许多摹印家心中最具实力的治印名家了.然而除了其治印之能力,赵之谦的书法和绘画能力亦是一绝.赵之谦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北碑之风.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受阮元.包世臣等人的书法理论 ...
-
篆刻观察——玩而老焉的吴让之
吴让之的篆刻风格既汲取了汉印之庄重与平稳,也继承了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印学思想,在篆刻艺术的自我探索道路上,吴让之的篆刻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邓石如"印从书出& ...
-
细读《篆刻学》:邓散木先生认为这些刀法不能称之为“刀法”
讲完执刀.运刀,邓先生的<篆刻学>专设了"辟谬"一节,其实就是邓先生针对前人刀法理论中错误的刀法和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逐一的批评和辩证.原文照读: 前人论刀法者,有正入刀,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巧”与“拙”
严格来说,巧与拙是创作理念,或者说是创作风格,不仅仅是篆刻章法,不过,既然邓散木先生将其归入章法一章,我们照学就是: 印有以巧胜者,有以拙胜者,惟"巧"不欲其纤媚,"拙&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款识
邓先生<篆刻学>上编的最后一章,介绍"款识".我们来读这一章--因为这一章的内容多是介绍性的,不用多加分析,我们照录原文并简单做附录说明: (<篆刻学>款识 ...
-
细读《篆刻学》:看邓散木先生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
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已经到了上编流派部分的最后一篇,邓先生称之为"赵派".实际上,所谓的"赵派"不是赵之谦的流派,而是后世熟知的赵石先生所开创的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中国古代的印章都有哪些样式?
本文介绍古代玺印的样式. 现代篆刻界,我们最常见到的印章样式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正方形,一种是条式(实际上就是长方形).当然也偶有圆形和椭圆形印(应当包括在我们平常说的"随形印"一类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古人的“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古人的私印,除了姓名字号印外,还有很多种,今天再介绍另外两种: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先说书简印 所谓的书简印,就是古人们在写完书简之后,加盖在书简上的私印.那时的书简,其实就是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古人的“个人签名”
我们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次我们集中说说"署押印": (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部分书影) 署押印应当起源于古人的花式签名,为了显示承诺或信誉.权威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肖形印
古人们认识和记录世界的符号最早起源可能就是图形,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因为它最直观最简单省事,甚至中国的汉字也是由象形文字开始发端的,比如这些最早的简单汉字,其实就是画出来的图形,比如下在这几个字: (象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朱白相间印”及其对姓名章创作的启发
古代的匠人是深具审美理想的,这充分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印章里.比如,在汉印里就有半朱半白的印章,也有朱白相间的印章,这打破了印章非朱即白的审美样式,使印章之美大幅度地丰富起来. 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