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s——一种通过光可逆蛋白相互作用促使蛋白质装载入外泌体的新方式
相关推荐
-
发现:肾结石基质中存在五种新型蛋白质
人肾草酸钙结石基质:参与尿石症复杂机制的新型蛋白质的表征 Priya A K , Simran T , Kumar N P , et al. Peeping into Human Renal Calc ...
-
综述 | Curr Opin Chem Biol:基于活性和反应性的蛋白质组学:近些年的技术进展和在药物发现方面的应用
编译:Y.too,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基于活性的蛋白谱学研究方法(ABPP)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ABPP的核心是运用活性导向的探针分子在复杂生物样 ...
-
泛素和泛素化介绍
泛素 泛素为含76个氨基酸.大小约为8.6 kDa的小蛋白质,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人类基因组中的四个基因编码泛素:UBB,UBC,UBA52和RPS27A. 泛素氨基酸序列: MQIFVK ...
-
RNA结合蛋白,你了解多少?
RNA-蛋白复合物已成为许多关键细胞过程中的核心参与者,这些过程与健康和疾病具有重大关联.RNA-蛋白质复合物已成为我们对许多细胞途径及其相关疾病的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它们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的认识 ...
-
阿胶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网络首发日期: 2020-12-28 阿胶蛋白质组学研究 廖峰 1,樊雨梅 1,帖航 2,苏宁 2 通讯作者 (1. 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阿阿胶股份 ...
-
中药活性成分直接作用靶点鉴定研究方法及应用
摘 要:中药因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对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现已发现很多具有独特活性和药效的潜在创新药物.然而,如何进一步对其药效机制进行挖掘.发现全新的机制和靶点,成为创新中药 ...
-
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分离分析外泌体蛋白组份的方法
外泌体是膜包被的纳米囊泡,在细胞之间转运分子信号(例如蛋白质等),并可以从包括人体胎盘在内的各种组织细胞中释放.有趣的是,母体循环中存在的外泌体水平在先兆子痫的孕期中较高,并且其蛋白质含量分布会随着微 ...
-
【NCB】Kalluri团队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发现外泌体普遍富集和缺乏的蛋白质,其中Syntenin-1丰度最高可作为标志性蛋白
我们经常使用的外泌体生物标志物(CD9.CD63和CD81)是异质性的,在不同细胞类型中没有表现出普遍高丰度存在.为了发现外泌体中无处不在和丰富的蛋白质,外泌体领域大牛.MD安德森癌症中心Raghu ...
-
【Cell】肿瘤细胞迫使基质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无蛋白结合的RNA RN7SL1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导读: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Andy J. Minn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Cell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了基质细胞释放包含RNA的外泌体,其以无蛋白结合的形式驱动受体乳腺癌细胞中的抗病毒信号 ...
-
Urinary Exosome Protein Database :尿液外泌体蛋白数据库
外泌体形成和排泄的机制是这样的:第一步中,外膜蛋白会发生内吞作用:第二步,将内体靶向多囊泡体(MVB).标记质膜蛋白并入MVB的信号是单泛素化:在第三步中,内体与MVB融合.因此,顶端质膜蛋白被分离在 ...
-
Nat Commun:CD63才是外泌体特异性标志性蛋白,而CD9和CD81并不特异
尽管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作用,但它们的不同种群及其分泌机制尚未完全表征:EVs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形成为内吞隔室腔内囊泡 (外泌体) 或在质膜 (PM) 上形成囊泡(ectosome ...
-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装载脂质,蛋白,核酸
外泌体:是直径在30-120 nm的封闭脂质囊泡,属于多泡体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多种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都能分泌外泌体.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信息交流工具,在新型组织修复.疾病治疗与诊断领域有重要的前景 ...
-
外泌体装载生物活性蛋白Cre如何治疗脑疾病
外泌体是用于递送生物分子的有吸引力的载体.然而,将功能分子加载到外泌体的机制是相对未被阐明的.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进化保守的晚期(L-domain)途径作为外源蛋白加载到外泌体的机制.证明用W ...
-
一种外泌体来源的miRNA可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来源:科学网 2021-01-21 16:40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Jerrold M. Olefsky小组发现,MiR-690是一种M2极化型巨噬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RNA,可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 ...
-
外泌体的三种分离方法
Exosome (外泌体)是来源于膜的纳米级囊泡,直径在30至150 nm ,它们是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由许多类型的细胞释放的.exosome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已经与各种生理过程相关联,包括: 细胞间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