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嫡传太极拳杨澄甫长子杨守中(杨振铭)传人姚光演练太极剑、散手和推手

【名师简介】杨振铭,字守中(1910-1985),杨澄甫长子,八岁随父习拳,年十四解悟拳经,并通晓刀、剑、枪各法,为父助教,年十九赴安徽芜湖授拳,年余,转任教于南京交通部审计处。

此后随澄甫公仆仆于、浙、闵、粤间,一九三六年澄甫公北返逝世。守中师乃肩负重任,继承家业,辅育三弟,可惜时局急变,抗日战争全面开展,广州沦陷,守中师在悲痛中孤身上路,撤退后方,渡过了艰苦的岁月,日本投降后,重返广州,从头收拾旧部,再展教席,并召二弟振基南来分担教务。未几,内战,战火南延。守中师乃于一九四九年携眷移居香港。初踏足于香港元朗,遇同道张世贤君,蛰居元朗三年之久,张世贤事守中师亦友亦师,期间人材辈出,太极名家张世贤、黎学荀、叶大德、邓煜坤、宋耀文、伍宝钊等,都是守中师来港最初传人。元朗也就成为香港杨家太极拳的发祥地。董英杰与吴公仪以“太极一家”恭迎杨守中宗师。

一九五三年守中师正式定居香港,在香港骆克道三一五号四楼,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社会稳定,经过三十六年辛劳施教,满门桃李,遍布海外。

杨师家学渊源,功夫甚深。其手之重、其足之稳、逾于常人。而其身体各部,均可任人拳击;为人所击之处,及系其发劲之点;跌人之寻丈之外,实属易事。至其与人搏击,则出手之快、变化之多,更不同凡响。杨师于授拳余暇从事撰作,将家传之学公开于世。计有《双人图解太极拳用法及变化》(一九六一年香港版)及《PRACTICAL USE OF TAI CHI CHUAN》(一九七六年美国波士顿及香港英文版)书中附《太极拳体用表解》是杨师对拳经解悟的心得,几经参订分原理和应用两系统,使后学者一目了然,为太极拳学理的珍贵文献。

杨师授艺必亲自面授提点,在其著作《太极拳用法及变化》一书序言中写:“积教拳三十余年之经验。凡祖宗遗传之拳法及功架,不敢擅自增损,有所变更;是以经余亲自教授者,未有不合乎先人之规矩。”“惟是练拳者,各人赋予不同,身形各异,而恭候有各有老嫩之分。如经余面授者,则按个人不同之点,加以个别指导,较易成就。此情势使然。”

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一代宗师杨守中居家,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五岁。门徒三人,首徒叶大德,2004年四月在香港身故。英国太极拳名家陈泽强,美国包德辉俱为其入室弟子。第二位是朱振舜,在美国波士顿设馆授徒三十多年,蜚声国际。第三位是朱景雄,设馆于英国伦敦,游教于欧洲各国。女儿杨帝儿、杨玛利、杨伊利、继承其技艺。资深门人,罗琼、马伟焕、徐滔、马容根、邓昌成等,长期追随亦得其真传,并邀集同门,奉杨振基、杨振铎、杨振国三位师叔手谕,成立香港杨式太极拳学会,推马伟焕、罗琼为创会会长,以锻炼身心健康为目的,继承传统武术文化致力推广杨式太极拳。于2002年应香港中国国术总会建议,正式注册为“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继承传统武术文化,致力推广杨式太极拳。

杨守中宗师再传弟子英才辈出。如谢秉中、邓兆盛,姚光、余蔼祥、林周龙、杨振明、曾英焯、彭玉娇、杨荣新、罗国兴、李志超等在香港积极推广杨式太极拳;郭彦君、乐倩妤在北京创办三丰堂武术馆;李晓荣、曾劲韬、杨静山等在广东中山开办太极养生馆;陈泽强、包德辉、朱国宏、朱国昌、陈汉辉、张深明等定居海外,向世界人民积极推广杨式太极拳。使杨守中宗师太极拳发扬光大。

学拳推荐  

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课程介绍

丹田功是传统武术尤其内家拳的核心训练功法。在过去一直都是秘而不传的,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传承。一些拳谱中也有“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的说法。所以导致了很多武术爱好者虽然听说过丹田但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或者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甚至曲解了丹田。本课程讲解的丹田功源自山西戴家心意拳,丹田功的练法是科学完整且朴实无华的,而拳法和器械皆是由丹田功衍生出来的。本课程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步步的把丹田功的基础练习方法教给大家。

课程列表

一、浅释内家拳丹田功之秘

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点:

1、什么是丹田功?丹田是哪里?

2、为什么要练丹田功?丹田功的作用和独特之处

3、如何入手去练习丹田功?丹田功的练习步骤介绍

二、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

身法是丹田功入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正确的身法是练出丹田的前提。本节课程详细讲解练习丹田功的几个身法要领,并通过动作讲解来配合身法练习。

三、丹田贯气法——丹田功的核心机密,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

丹田贯气法是丹田功的核心内容,不会贯气法则丹田无法真正的聚气,丹田气不充足则丹田功有名无实。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曰:混元一气吾道成。过去老拳师对此秘而不传。所以至今很多练习者都只停留在腰、胯、脊椎等基础身法运动阶段,甚至有的人对丹田气闻所未闻。本节课程按古传之法详细讲解丹田贯气。

四、丹田运转法——如何发动丹田气,内家拳产生的根源

丹田气足之后,如果不会发动丹田气,则丹田也是“死”丹田,所以必须会运转之法。这也是内家拳法产生的根源,内家拳是由内而外练习的拳法,内家拳是先由内后有外,根据丹田运转的侧重方向不同和拳理差异而形成不同拳法。本节课程以心意拳基础为例讲解如何以气催动丹田运转。

五、养丹田——如何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丹田养就长命宝

心意拳、形意拳等拳谱中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那我们平时该如何养丹田呢?本节课程会教大家如何利用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高效的提升丹田功夫。

六、检验丹田功正确与否的十个身体特征

丹田功练的正确与否有没有标准?怎么自己检验练的对还是错?本节课程总结了十个身体特征,供大家参考研究。

七、丹田功练习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丹田功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训练计划方面的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