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灵璧童趣——钓青蛙

(0)

相关推荐

  • 梦醒蛙鸣故乡情

    梦醒蛙鸣故乡情 文/孟祥贺 又逢盛夏,难觅蛙鸣.或许是住惯了钢筋水泥的城,如今雨后蛙声一片的景象已是很难看得到了.城里的夏天,依旧带着低沉的闷热,肆意地侵袭着每一个角落.路上的行人,匆匆躲在点点树荫下 ...

  • 刘学明《钓田鸡》

    钓田鸡 写下题目之后,我犹豫了.好几天,纠结于继续写不写之间. 小时候,十来岁的时候,钓过田鸡.田鸡,就是青蛙,国家保护动物,禁止捕杀的.不过,那时候青蛙很多,尚未列入保护名录.田野里,河塘内,草丛中 ...

  • 何处听蛙声

    何处听蛙声 谢发能 鸠兹茶座 昨晚伏在台灯下写字,忽然听到窗外的田野里传来一两声蛙鸣,心中不禁为之一动---这是农家田园生活的乐歌啊!如今,在寂静的夜晚能够听到阵阵蛙鸣,已经是很难得了,城市的孩子更是 ...

  • 向黄昏而祈祷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 ...

  • 【灵璧记忆】灵璧童趣——赶“牤牛”

    赶"牤牛″ 文/启明星 早年间,乡村里的男孩子最喜欢玩一种叫作赶"牤牛″的游戏,这个游戏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给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甚至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那段贫瘠的童年岁月带来了无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

  •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 ...

  • 灵璧记忆:大脚新娘之死

    邵明宣作品 大脚新娘洞房失踪 文/抱璞斋主 妇女缠足裹小脚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那历史的沉渣还不时地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泛起.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妪中,偶尔还有走路扭扭捏捏的小脚者,人们把她当作村子里 ...

  • 灵璧记忆:俺奶

    奶  奶 文/王新 奶奶姓吴,没有名字,因为身体稍胖庄里上人背地里都叫她"老胖".小时候但凡遇到不认识我的人就会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旁边人会是说"老 ...

  • 灵璧记忆:听书

    听书 文/王新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说书不说书,先作一首诗:作好了是诗,作不好是屎"."诗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 ...

  • 灵璧记忆中的美食:掇子

    记忆中的灵璧美食 掇 (duō)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早上,母亲把案桌子放好,搬上了和面盆.只见盆里有拳头大的一块小麦面,和半盆大蜀黍(玉米)面.她把小麦面揪成两个面剂 ...

  • 灵璧记忆:那年县北谢孩子跟花学生结婚之后

     从老碰(儿),到谢孩子,到老花(儿) --灵璧女人名字三天的急遽变化 文/晏金福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灵璧县王集区,新婚三天的谢银铃由丈夫花为魁陪同回娘家(当地叫回 ...

  • 灵璧记忆:轧棉花

    轧  棉  花 文/同龄人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以前农村的轧棉花机子,既不用电动机也不用柴油机带动,完全是一种人力机械.轧棉花机子是生铁铸造的,大约有七十厘米高.五十厘米宽.上面是一个向机子里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