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临床使用完带汤应遵循原方剂量
相关推荐
-
珍藏:中医治“绣球风”的全过程!湿去,痒消,方子详细讲给你【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肠鸣、胀肚、爱上厕所!中医治肠易激综合征的方子,说出来共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完带汤方正表达
完带汤. 这是傅青主的名方,我只是用过两次.第一次用于白带过多,第二次用于白带兼有外阴瘙痒. 完带汤的使用经验:原文.白带清稀,或偶觉自流(第二次使用即是如此) 黄带白带长期调理的话,傅青主的方子还蛮 ...
-
完带汤新用
完带汤 一.古方简介 [来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炒白术30g,炒山药30g,人参6g,酒炒白芍15g,酒炒车前子9g,苍术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功用] ...
-
完带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土炒白术.炒淮山药各30g,酒炒白芍15g,苍术12g,酒炒车前子10g,人参.陈皮各6g,黑荆芥.柴胡各3g,甘草2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人参.山药.白术.甘 ...
-
学会完带汤
白带下(一) 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 ...
-
『常用方剂』固涩剂>固崩止带>临床使用完带汤应遵循原方剂量(学术与临床)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上卷·带下>,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所创,临床使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遇到带下患者,每多以此方施用,但疗效平平.后查看原著,见方后云:"二剂轻,四 ...
-
『古方新解』何绍奇谈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中,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用药较为近似.半夏泻心汤为三方中心,生姜.甘草二方可视为半夏方的加减方. 半夏泻心汤 原文说" ...
-
『古方新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因自幼赢弱多病而发奋学医.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qu ...
-
『古方新解』《温病条辨》中自创方研究
<温病条辨>全书共载方剂208首.除吴鞠通师承前贤外,另自创方剂64首.其中化裁经方15首,变通叶方11首,仿诸家名方制新方7首,用治温热类病证之方共18首,用治湿热类温病方剂为6首,寒湿 ...
-
『古方新解』丹栀逍遥散临床运用
丹栀逍遥散根据<医部全录>所载方药为:炙甘草1.5克,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1.5克,炒栀子1.5克.其功效为调和肝脾.清热凉血.原主治肝脾血虚有热,遍身瘙痒或口燥 ...
-
『古方新解』二陈汤临床应用举隅
二陈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组成为:半夏(汤洗7次).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4.5克,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取液,分6份,不拘时候饮服.此方具有燥湿化瘀,理气和中之功 ...
-
『古方新解』葶苈大枣泻肺汤临床新用
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作为一首方剂使用,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取名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方中葶苈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功能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主治痰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病之良方,临床应用疗效显著非常广泛.少阳病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证.本证为邪入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 ...
-
『古方新解』古方八正散的临床新用
来源:本站 作者: 八正散是宋代大观元年陈师文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通淋名方. 药物组成:车前子12克,瞿麦l5克,扁蓄l5克,滑石l8克,山栀子12克,生甘草3克,大黄(用面裹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