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构思与指导
材料:卢嘉锡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在一所学校执教时,有个学生故意用一道数学题目为难他,但卢嘉锡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并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面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崇敬,卢嘉锡诚恳地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作'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具体答题思路】:
(一)审题立意(定中心):准确
(二)谋篇布局(打框架):结构布局
(三)落笔行文(成体系)
1.标题拟写
2.开头写作(凤头)
3.正文写作(猪肚)
4.结尾写作(豹尾)
写作构思:
一、审题立意:
(一)立意的基本要求
1.立意要鲜明、集中(最重要)
观点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中心。
2.立意要贴切、健康
立意要符合题目要求和出题意图。观点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正面积极。
3.立意要新颖、深刻
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二)立意的基本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可作为立意的突破口。一般是些内涵较为丰富、高频的词语,或评价议论、总结观点的句子,多出现在材料的末尾。(找关键词汇-领会关键词汇含义-形成主旨)
2.主体分析法
主体分析法适合故事类材料,也适合于人物对话。先找到材料中的主体,其次要找各个主体的做法,明确行为的结果,再确定立意。(抓主体-找做法-析结果-揭主旨)
3.明辨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若有多则材料,需要找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或异中求同,或寻互补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三)依据材料立意
【例】采用主体分析法进行审题立意。
抓主体:卢嘉锡
找做法:卢嘉锡面对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刁难,选择迎难而上,不仅解决问题而且为学生细心讲解。
析结果:卢嘉锡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说明了每个人都有短板,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来克服短板。
揭主旨:可从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立意。
二、谋篇布局:
(一)布局的基本要求
应试最常写的是“总-分-总”式,按照“引论-本论-结论” 三个部分来写。
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又有“五段三分式”结构,即一个总论点,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为并列或递进关系。
(二)布局的基本方法
1.基本结构式:开头(提中心论点)——是什么(解释中心论点)——为什么(分析必要性、作用、影响)——怎么办(提出措施)——结尾;
2.直指本质式:开头(提中心论点)——分论点1、2、3(写出三个是什么)——结尾;
3.作用意义式:开头(提中心论点)——分论点1、2、3(写出三个作用或地位影响)——结尾;
4.步步登高式:开头(提中心论点)——分论点1(写出对个人的影响)——分论点2(写出对集体的影响)——分论点3(写出对国家的影响)——结尾;
5.正反对照式:开头(提中心论点)——分论点1(正面理论+事实论据)——分论点2(反面理论+事实论据)——分论点3(联系实际,写出对当前的影响作用及措施)——结尾。
(三)依据材料谋篇布局
【例】根据本段材料,可采用步步登高式的布局形式:
P1:开头 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P2:分论点1终身学习能够使个人的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
P3:分论点2终身学习能够使社会的教育和风气不断深化;
P4:分论点3终身学习能够使国家的教育质量和体系不断优化;
P5:结尾总结全文
三、标题
首先需审清题干对“标题”的要求:以“××”为题/题目;以“××”为话题还是自拟标题。
(一)拟题的基本要求
标题的拟定要准确体现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要尽可能美化,实现生动、新颖。
1.文题相符(最为重要)
2.简洁醒目(主标题有字数限制:14字以内)
3.明确具体(基本要求)
4.新颖别致(不做强制要求)
(二)拟题的基本方法
1.论题型:在标题中呈现论述的话题、关键词,为突出议论文文体特征,可加上“小议”“谈”等词;
2.论点型:直接将文章的中心观点作为文章的标题;
3.引用法:可引用古诗文、成语典故、科学原理、影视片名、歌词、领导人讲话、广告语等作为标题;
4.修辞法:比喻、对偶、双关、借代。
(三)依据材料拟题
【例】依据立意,可采用“论点型”的方法,拟题为“教育要终身”。
四、开头
(一)开头的基本要求
1.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150字)
2.开门见山(一定要提出中心论点)
(二)开头的基本方法
1.“引-议-提”开头模式:(在这则材料中,)(某人)在……情况下,做了……事情,获得了……(成功、失败)。为什么会……呢?正是因为(某人)坚持××××,才让(某人)有了(某种)条件,获得了……(成功、失败)。由此可见,我们要提倡××××。
2.引言式开头法:名人名言(诗句)+(阐释)+中心论点;
3.设问式开头法:(背景句)+问题+回答+(阐释)+论点;
4.排比式开头法:通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三个及以上词句的排列,表达中心观点,既文采斐然又使观点明确突出。
(三)依据材料开头
采用“引-议-提”开头模式。
【例】在这则材料中,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在担任化学老师期间,在受到学生关于数学问题方面的刁难的时候,并没有畏难情绪,反而自己努力攻克难题,并为学生耐心讲解题目。而在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也能看出,正因为卢嘉锡老师明白每个人,就算是老师也都会有自己的知识短板,但有短板不可怕,要克服短板就需要坚持不断学习。由此可见,我们要提倡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五、正文(核心段落)
六、结尾
(一)结尾的基本要求
1.字数少,但不能太少(150字左右)
2.归纳全文(核心要求)
3.照应标题或者中心论点;给读者以启迪、无尽的思考或者鼓舞……
(二)结尾的基本方法:照应句+总结句+号召句(展望未来、呼吁)
(材料中某人物)的成功是坚持××××的结果,××××也能使……(分论点),使……(分论点),使……(分论点)。让我们都来培养××××的精神,做自己的主人,使我们的精神更充实,人生更精彩,社会更和谐(展望未来,呼吁)。
(三)依据材料结尾
【例】通过材料中卢嘉锡老师的教学实例,我们懂得了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深入领会了终身学习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在教育风气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和优化。俗话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而作为素质教育之下的学生和教师来讲要更加贯彻落实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充实,人生更加丰富,未来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