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二)
相关推荐
-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类最大的需要,根本的利益是什么?人类究竟该追求什么?文化精神究竟该唯物唯利还是以人为本?科学是为人的生存服务,还是贪婪无度,随意发展?是时候好好想想了. 以人为本,生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力量之争与生存关系2
丛林法则从野兽.原始智人到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野蛮.冷酷.残忍,善恶的本质没有区别,有变化有区别的是,实现丛林法则的力量,野兽.原始智人是自然力量,野性之争有自然的制约,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2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2 仁爱是文明的根基,是精神进化的最高境界.文化智人形态已经进化,但精神进化,脱掉野兽之皮,甩掉猴子尾巴,还任重道远,曲折艰难.进化精神是比形态进化更困难的进化,多变反复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三)1
七 中国文化是人性之善化成的文化,"上善若水",仁义道德,内涵的所有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都能够"止于至善",发挥维护生存关系之和的文化作用.中国文化是建设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觉醒了,找到了血流成河的根源--人没有成人,恶之欲嚣张,野性张狂!孔子.孟子总结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清醒地认识到了仁义道德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2
人文精神的善,野性之争的恶,以生存关系的和与乱为分界,物质利益以及物质实用性文化不是分析善恶,评判人文精神,认识人性实质的依据.文化不是自然,认识和评判文化善恶,必须从文化中走出来,困在文化之中,不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四)1
十 (黄开泰原创)<西方哲学史·下卷>:"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而且彼此打仗,唯有效率低下能保全人类,缺乏防止战争的任何手段却改进各个国家的战斗素质,是一条通往全球毁灭的道路.&q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2
"和"需要克制恶念,克制私欲,节俭生活.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自我价值的理性观念,自私.野性.贪婪,为了自己更好.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了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更多的市场利益,物质实用性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诸子百家各种知识,各显其能,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的善恶意义8.2
没有精神进化,不可能有文明!精神进化,有人性的自觉,有生命的觉悟,有仁爱的主动.人类要有文明,要有美好的生存远景,必须解放存在于每一个人生命之中的善之欲.知天命.明善恶,扬人性.立礼仪,使人们本能之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原始生存与文化生存
人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动物.进化以生存为基础,有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形态的进化,一个是精神的进化.形态进化自然自在,取决于天地自然环境,取决于生存条件.精神进化主观有为,依赖于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本性与理性2
人性·人文·文明之本性与理性2 现实客观的根据,在生存关系之和,在社会安宁,在仁爱道德,凡是破坏和谐.危害社会安宁.损人利己的事情都是恶.黄赌毒是恶,剥削压榨是恶,坑蒙拐骗是恶,掠夺侵吞是恶,贪污腐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实用性文化是很有用的文化,但有没有生存价值,取决于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主导,实用性文化或改善住,或改善食,或改善衣,或改善行,为人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安宁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仁爱才能文明1
西方文化讲有偿服务,还要额外小费,中国文化讲举手之劳,还要额外资助.中国文化的心是热的,塑仁义道德,讲人情世故,要关照别人生存:西方文化的心是冷的,讲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商言商,高附加值,利益最大化,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海"有"百川","和而不同&quo ...
-
人性•人文•文明之物我一元文化生存10.2
科学为物,商业文化为利,统一到人的生存需要,服从人的生存关系之和,有度.有节才有益.所以的文化都是人的文化,所有的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命存在的人,文化要有人的统一性,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文化的主体,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1
十二 钱穆说,"若谓中国文化重在人文,西方文化重在讲自然,则人文只在自然中产生,人文亦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人文仍是一自然.天地生下人,赤裸裸的,那叫自然.穿上了衣服,那是自然还是人文呢?又建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2
活人不同于死人,更不同于实验室里的标本.活人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人都是活着的人,与地球上其它活着的生物一样,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形式.人只要活着,就有多种多样的生命联系. 活着的生物,通过生命之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2
寺庙有如来.观音等,在一般人心中,能救人脱离苦海,许愿求升官发财:道观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可以助人成仙,以求长命百岁.文化层面,佛.道不帮助人们实现物质欲望,而是帮助人们进化精神,修养道德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2
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伤害人.毁灭人的可能性,不再仅仅是天灾了,更可怕的是人祸,是人运用文化自相残杀.你争我夺造成的人祸.农耕文化,这样的争斗是冷兵器的争斗,规模.速度都受到冷兵器的制约,工业化之后,科学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6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 生命是有欲望的,欲望有善恶,本能都为生存,恶争夺食物,为己的生存,善关爱弱者,为子代的生存.文化生存时代的智人,欲望从本能升华为了理性,化为了理性意识.文化观念,恶进 ...
-
人性•人文•文明之重视文化精神2
个人有个人的生存状况,与个人修养.文化知识.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类整体有整体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强势精英们的思想觉悟.人文理性.仁义道德.个人的,社会的,世界的生存状况,皆可概括为善恶两类基本状况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1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虽源于父母子女血亲之爱,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亲之爱,是从孝起源,广被所有人的.发自内心的爱.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二)2
有个文化现象,有些在西方文化看来是科学的东西,中国文化将其称之为"奇技淫巧",没有得到发展,这可能就与西方式的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华大地诞生的问题有关.答案其实不复杂,科学在物,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