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碑日记

(0)

相关推荐

  • 汉魏十三品

    汉魏十三品在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的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复修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而其中的 ...

  • 褒斜道石门十三品摩崖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陕.甘.川三省交界,"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是1962年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穿越秦川的褒斜栈道,把八百里秦川与汉中盆地连接在一起.早在东汉时期,人 ...

  • 四川美术史话17丨刚柔并济 开张大气

    秦汉三国时期的碑刻(3) 石门十三品中的汉刻 # 简 介 唐林,美术史学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省及成都市非遗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个人独著<四川美术 ...

  • 飘逸的汉隶《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石刻,隶书.所谓摩崖,就是在山体上找一块比较平的石壁,或者人工凿成一块平整的石面,然后在这块石面上刻字.<石门颂>于东 ...

  • 回龙寺里听音看寺,碑林馆中望塔访碑

    回龙寺里听音看寺,碑林馆中望塔访碑--沈阳大学"辽沈文学研究"实践教学第四讲(终章) 学生们都说我有天缘,近几年我们访古,都是出行前先阴云密布,出行时却晴空万里,回来后又飘点小雨, ...

  • 李全修:访欧日记(1)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 文|李全修 小引 1998年,黄石市组织了一个职业教育考察组赴西欧考察.这次出访,主要是考察职业教育,也有看看世界.增加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现状的了解的意图.我参加了这次考察, ...

  • 李全修:访欧日记(2)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2) 文|李全修 六月十八日   星期四 昨晚睡前洗了一个热水澡,服了一片丽梦,晚上睡得很香,今晨6时过了方醒.7时半,在"好汉饭店"用了自助餐,于9时前往马克 ...

  • 李全修:访欧日记(3)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3) 文|李全修 六月二十一日    星期日 9时出发,游览巴黎市区.先到了巴士底狱纪念碑,并未下车,不过绕着转了一圈而已.读高中时学世界历史,有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的 ...

  • 李全修|访欧日记(4)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4) 文|李全修 六月二十二日    星期一 上午登艾菲尔铁塔.远望铁塔还不觉其雄伟,走近它才知道它有多么庞大.塔的四支脚分得很开,站在塔下,人显得十分渺小.上了塔的基座,箱式电梯 ...

  • 李全修|访欧日记(5)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5) 文|李全修 六月二十七日    星期六 今天改由何家凤小姐导游.何小姐父母由香港迁来,本人在荷兰出生,在著名的莱顿大学就读,明年毕业,现在在中港公司实习.她业务较熟,也较尽心 ...

  • 十七世纪后半的访碑活动与济宁州学的汉

    十七世纪后半的访碑活动与济宁州学的汉碑 卢慧纹 学者白谦慎在研究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傅青主)的专著中,首先提出清初的明遗民特别热衷访碑活动,并以傅山为中心,检视了访碑及古碑研究在遗民圈中所具有的特殊意 ...

  • 卢慧纹:十七世纪后半的访碑活动与济宁州学的汉碑

    学者白谦慎在研究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傅青主)的专著中,首先提出清初的明遗民特别热衷访碑活动,并以傅山为中心,检视了访碑及古碑研究在遗民圈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碑,尤其是断碑,陈于荒烟漫草中的景像隐寓朝代 ...

  • 谷风||焦山访碑

    谷风||焦山访碑 焦山在镇江三山中处于最东,是个小岛,在长江江流中.万里长江,有这么个风景宜人的去处,草木葱茏,亭台掩映,一江流水悠悠然划开了与市井红尘的粘连,应该算作镇江最应留连的胜地了. 江边的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