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相关推荐
-
针刺治病关键-治神
"治神"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金针梅花诗钞>又说:"用针者人也.医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治痿者独取阳明?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 ...
-
朱燕中 | 为什么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 ...
-
朱燕中 | “泻必用员”,“补必用方”
关于补泻的原则,<黄帝内经>采用"方员补泻法",即所谓"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或者"泻必用员".&quo ...
-
朱燕中 |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 ...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名方详解-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 ...
-
朱燕中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在人体五脏疾病方面的应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图3-16-1 南北回归线 冬至之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3-16-1),住在北半球的人们正处于一年当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中国和美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都地处北温带,这一天阳气最少,阴 ...
-
朱燕中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 ...
-
朱燕中 | 五腧穴流向为什么与十二经脉不同?
昨天 今天为大家分享来自朱燕中教授近期直播<走进"黄帝内经·灵枢": 浅谈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腧穴">中的精华内容,希望对中医经典感兴趣的你能有所收获 ...
-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