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姜苓术汤之悟

裴晋云 冯文全 山西中医学院

  高建忠老师常用甘姜苓术汤治疗腰痛。翻阅老师的跟师笔记,见冯世纶教授临床上也每每使用甘姜苓术汤。于是,笔者试图在老师的影响下去学习、思考甘姜苓术汤。

  一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其药物组成为: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关于本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共识之处为“肾受冷湿,着而不去”。那么关于本方主治,顺理成章当为“补土以治水,散寒以渗湿”。

  方中这四味药,大都是走中焦、走脾胃的药。那么肾着之病为何治以脾药?尤在泾解释为:“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难道说此处若不“燠土以胜水”,就不可以“温肾以散寒”了吗?

  肾着病最典型的是“腰中冷”,可以冷到“如坐水中”。如此切肤之寒,非亲试者不能体会。究其成因,非置身天寒冷湿之地,乃“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论及起病,非一日而成,乃“久久得之”。肾家已被寒湿所犯,日久成积,坚寒不化。诸般肾药,入此冰寒之地,恐药力未至,而其热性已竭。

  况其人“腹重如带五千钱”,虽“饮食如故”,然“病在下焦”,腰、腹何其困重,俱被寒湿所着,此时若以肾药治下,恐自腹以下,药力难以到达。故不得不以脾胃之药先驱开路。温振脾阳以胜内入之寒湿。

  高建忠老师常说,身体里津液的升降出入出现异常的话,会产生湿、痰、饮这三家邪气。而痰多责之于胃,湿多责之于脾。肾着之病,感于寒湿,从脾胃为切入点,实可谓点睛、生花之妙笔。

  由此可见,假若“燠土以胜水”当真为仲师本意,亦或为山穷水复疑无路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方”。

  二
  甘姜苓术汤与苓桂朮甘汤仅一味之差,若将方中的干姜四两易以桂枝三两,则为苓桂术甘汤。余药不但药味相同,且剂量也分毫不差。如此看来,区别两方的关键在于干姜和桂枝。《中药学》教材谓干姜温肺化饮,桂枝助阳化气,看起来这两味药都可以治水。但是我们通过条文解读出甘姜苓术汤用来治疗因“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的“腰以下冷痛”;苓桂朮甘汤用来治疗“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起则头眩”。前者责之寒湿,后者因于寒饮,即两方一个治湿、一个治饮。

  干姜是治湿的吗?如果您觉得不可思议,那么我们不妨听听古人的声音。《神农本草经》说:“干姜,味辛温......逐风,湿痹,肠澼,下利。”《说文》云:“姜,御湿之菜也。”诚然,依此来审视干姜,治湿是其本分。

  关于苓桂术甘汤的主治,老师在《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一文中已作阐释,认为该方可适用于治疗中、上二焦的饮邪。其中对于偏于中焦还是上焦的论述甚为精彩,老师说“笔者临证,如治疗中焦饮停,惯用苓、术、草加桂;治疗上焦阳虚饮停,惯用桂枝甘草汤加苓、术。思路不同,用方则一”。

  三
  甘姜苓术汤与理中丸两方的差别在于茯苓与人参。前方主治寒湿,后者侧重虚寒。

  正如老师在《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一文中所问:这里的“寒”,究竟属虚还是属实?

  人们根据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而回答“虚寒”。这时候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中药中哪一味药物可以治疗虚寒?

  老师说:“通常所说的虚寒,并不是真有虚寒之邪,而是虚与寒的组合,虚指正气,寒指邪气,此处的寒仍然属实。治疗的时候,正虚当补,寒实当温。正如理中丸方中,人参治虚,干姜治寒,合而为方治疗虚寒。这也能解释:我们可以找到治疗虚寒之方,而找不到治疗虚寒之药”。所以寒没有虚实之分,寒是客观存在的一团冰冷之气。

  正如《内经》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细察本方,可知其人素体不虚,因“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而有了遭遇寒湿的客观条件,但这并不能马上形成此证,尚须“久久”方能“得之”。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肾之所以受此寒湿,且“着而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邪气盛则实”。

  邪气盛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如钱塘大潮,汹涌澎湃,势如破竹。另一方面如涓涓小溪,细水长流,滴水石穿。而肾着寒湿,多似后者之盛,故不用人参来顾虚。

  清代医家周杨俊所说:“肾着之病,肾气本衰,故水火俱虚,而后湿气得以着之”。果真如此,则与理中丸之“虚寒”并无差别,恐与仲师之意不符。

(0)

相关推荐

  • 六经提纲常读常新

    太阳篇(略) 阳明篇 (一)诊断 阳明病是外感病的过程中,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其性质属于里热实证.阳明病的发病,可由他经传来,亦可从本经自病.由于化热伤津,故其典型脉症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

  • 这个方可以治腰腿痛、两腿发沉

    中医书友会第250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腰腿痛.两腿发沉是临床中的常见症,本文介绍了刘渡舟老师关于这一病症的经方治疗经验.(编辑/唐义超) 腰腿酸痛 作者/金梅.吕旭升 [原文]迟某 ...

  • 甘姜苓术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甘姜苓术汤 [组成]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作用功效]温肾散寒,健脾利湿. [主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

  • 【每日一案】甘姜苓术汤证患者这个病号是王...

    [每日一案]甘姜苓术汤证患者 这个病号是王某,女,53岁,通过问诊得知,患者腰痛,遇寒加重,遇热减轻,劳累后加重腰痛,腰部有发凉的感觉,喜欢喝热水,三年前,曾经因腰间盘突出做过腰椎微创手术,西医检查现 ...

  • 甘姜苓术汤验案精选

    I导读:甘姜苓术汤(即肾着汤)临床多用于呕吐.泄泻.子肿.遗尿.妇女腰冷带下.寒痹.痿证等病的治疗,疗效颇佳.(编辑/唐义超)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作者/陈明 [方药] 甘草.白术各二两(各6克),干 ...

  • 甘姜苓术汤治腰痛

    甘姜苓术汤即治疗"肾着"病之肾着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 ...

  • 一起学经方之:甘姜苓术汤古代肾着病专方,...

    古代肾着病专方,适用于以腰重而冷.浮肿.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用方指征]腰部冷痛,如坐水中,舌淡,脉沉濡 [方剂组成]炙甘草,白术,干姜,茯苓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 ...

  • 1.3,甘姜苓术汤与理中丸、苓桂术甘汤的鉴别

    方剂鉴别: 本方的药味组成与理中丸和苓桂术甘汤均只有一味之别,但相互之间的方证悬殊甚大. 一,本方与理中丸均有甘草.白术.干姜三味, 但本方茯苓量大,重祛湿: 且"病属下焦",故& ...

  • 2.6,甘姜苓术汤治疗腰腿痛

       腰腿痛     迟某,男,50岁.其病为腰腿.两足酸痛,恶寒怕冷,行路则觉两腿发沉.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硕大,苔则白滑.    沉为阴脉,属少阴阳气虚也?:缓为湿脉,属太阴脾阳不振也.     ...

  • 小方治病:四逆散、甘姜苓术汤用于失眠及下肢乏力

    韩大姐,年57,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郊游旅游并不少.可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睡眠有点不安心了,"睡得少,不踏实",除此之外,还有"下肢老没劲,抬不起来",韩大姐说 ...

  • 甘姜苓术汤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admin 2019-11-15 16:56:32 养生之家导读:甘姜苓术汤[组成]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那么甘姜苓术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分别是什 ...

  • 8.2,甘姜苓术汤治疗带下及妊娠恶阻

    8.2,甘姜苓术汤治疗带下及妊娠恶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