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山东莒县境内存在的边连县
相关推荐
-
《红色记忆》(二十七) 霍云桥同志的回忆
编者按: 从2020年4月16日开始,文艺朝歌陆续推送<红色记忆--淇县革命回忆录资料汇编>,让我们一起走进炮声隆隆.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感受这片遍布红色基因土地上的光辉 ...
-
中共粤东地委名词解释
于1947年6月由中共梅埔地委改名.书记张全福(后廖伟).隶属中共闽粤赣边工委.下辖梅(县)(大)埔丰(顺).梅(县)兴(宁)丰(顺)(五)华.梅(县)兴(宁)平(远)蕉(岭).饶(平)(平)和(大)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洛宁历史上的十个“第一”
李翔梧 一. 洛宁籍第一个中共党员--李翔梧:底张乡中高村人,1907年生,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5年留学苏联,1929年回国在上海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31 ...
-
洛宁党史上的两个关键人物
1935年春天,中共河底支部因为伊自耕突然病逝陷于瘫痪状态.1936年春天,中共南山区委因为温旭阳壮烈牺牲停止了组织活动.那一时期,洛宁充满白色恐怖,党组织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曲乃生和贺崇升为洛宁党组 ...
-
坚定不移奋进不息的一生——忆郎瑞亭
共产动员郎瑞亭的一生 文/陈元方等 郎瑞亭,西安市临潼县栎阳镇里仁村人.青年时,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象,遂产生革命思想.1936 年就读于三原省立第三中学,受到共产党员魏文伯等几位老 ...
-
「辽北老故事」回忆新民、前旗的对敌斗争
回忆新民.前旗的对敌斗争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央决定派干部挺进东北.当时我任驻守延安的教导第一旅直属工作科科长兼直属队总支书记.不久,我随教一旅之一部护送来东北的干部,1945年10月 ...
-
栗旭晨||东西忻县合并前后
1946年夏秋之交,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同蒲路北线的大部分城镇,晋北的敌人龟缩在忻县城内负隅顽抗.党中央为了更好地打击和围困忻县城的敌人,决定将同蒲路北线路东的忻县.崞县.代县三县由晋 ...
-
穿越84载,见证涉县县委奋斗发展史
84载!见证涉县建县的历史! 精彩新涉县2021-4-26 穿越84载,见证涉县县委奋斗发展史 奋斗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前行历来都是风雨兼程.涉县县委自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经艰难困苦的岁月 ...
-
皮定均两大爱好:战争年代喜欢骡子,和平年代爱钓鱼
作者:铁锤杰克 皮定均有两个爱好,让人津津乐道:其一,他在战争年代喜爱骡子:其二,他在和平年代爱钓鱼. 除了在豫西时的那头小毛驴外,皮定均的另一头青骡子在部队也出了名.据皮定均的警卫员回忆,这头青骡子 ...
-
李陵:上世纪四十年代,俄罗斯境内挖出一座千年前...
上世纪四十年代,俄罗斯境内挖出一座千年前的宫殿遗址!经考证,宫殿主人竟然是一名汉朝将军!此人经历离奇悲惨,就连汉武帝也欠他一句"对不起"! 1940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阿巴坎地区 ...
-
那些年,战争年代的灵璧人民
灵璧故事 全民动员支援前线 文/同龄人 1948年秋冬,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进入了大决战阶段,先后发起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历时52天):淮 ...
-
山东莒县----中国最早的文字发现地
沭河景区内展出的最早的莒国文字 莒(jǔ)县隶属于山东省日照市.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莒故城为莒国.城阳国都治,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今日莒县 一.悠久历史 莒县 ...
-
战争年代的陈毅与粟裕
1927年8月陈毅匆匆由武汉中央军校出发追赶南昌起义的队伍,终于在临川赶上了起义部队,而此时的粟裕正是在这支部队中担任班长. 虽然两个人此时可能并不认识,但从此时开始,两人成为真正的战友,虽然中间时有 ...
-
黄文秀: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
黄文秀这个名字永远与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上的丰碑相连.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她18年任职于此并投身于百坭村的扶贫攻坚战第一线,并在较短时间内为村民创收脱贫,取得了优秀的脱贫攻 ...
-
粮食!水源!砂子!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年代,最重...
粮食!水源! 砂子! 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之一!
-
【松州书影】战争年代的医学教材是什么样的
在学校里上课,最同情医学专业的孩子们,不仅要穿着白大褂往来穿梭,包里还要拎着巨大巨厚的教材,什么<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 ...
-
老照片:1930年代山东泰山珍贵影像,泰山极顶、五大夫松、回马岭
1930年代山东泰安,中国五岳之首-泰山,海拔1545米,主峰玉皇顶.泰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古代帝王封禅朝拜的圣地,先后有12位帝王到此封禅朝拜.相传汉武帝八次登上泰山,曾发出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