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与“长寿法”
相关推荐
-
杨式、吴式两家太极是怎样一步步偏离《太极拳谱》而走进旁门的?
杨式、吴式两家太极是怎样一步步偏离《太极拳谱》而走进旁门的?
-
有感于《我的太极拳观》
许多人练了一生太极拳,可对太极拳到底是什么拳.它在技艺上有什么特点以及该怎样去练,说法很不一致.有的说太极拳可以健身,有的说既可健身又能防身,也有的说能修身养性.偶读马长勋先生的文章<我的太极拳 ...
-
旅居新西兰颜紫元之吴式太极之旅
作者:颜紫元(新西兰) 来源:以武入道(ID:gh_rudao) 以武入道原创书品 马岳梁和颜紫元的推手视频 马岳梁和颜紫元的推手视频 吴式太极之旅 我初次接触的太极拳是吴式太极快架,那是在我就读上海 ...
-
【国术】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先生推手珍贵视频
吴陈太极拳名家李经梧先生,1912年5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过西村.1927年与孙枫秋先生在哈尔滨从刘子源老师学迷宗拳.三十年代初来京先后向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三位太极拳老师学习吴式和陈式太极拳, ...
-
北派吴式太极拳筑基法——王培生传抻筋拔骨十三势(文末附视频)
抻筋拔骨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属于基本功,当然,这也是太极拳入门的基本功.太极拳虽然要求松柔,但抻筋拔骨,练气修脉的基本功实际上不可或缺. 据说,当年的杨家有八段锦(又名拔断筋)的功夫:而我们吴式太极拳体系 ...
-
吴式太极拳37式口诀
吴式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吴式太极拳37式口诀,欢迎大家浏览. 一.起势: 1.重心右移:2.左脚跟提起;3.左脚横移;4.左脚跟落平 ...
-
吴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 六问
一问 吴式太极拳起源的"北京大兴"是今天的北京大兴区吗? 吴式太极拳发源地为"北京大兴"的说法长久以来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共识.但此发源地应当结合吴式太极拳的发源时 ...
-
吴式太极拳名家赵琴先生演练王培生传吴式老架83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名家赵琴先生演练王培生传吴式老架83式太极拳
-
唐山武术名家任忠信先生讲解吴式太极拳揽雀尾的用法
学拳推荐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课程介绍 丹田功是传统武术尤其内家拳的核心训练功法.在过去一直都是秘而不传的,只有少数 ...
-
六问 —吴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武术杂志 1周前 文/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吴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 (原吴式太极拳研究会) 一问 吴式太极拳起源的"北京大兴"是今天的北京大兴区吗? 吴式太极拳发源地为"北 ...
-
吴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长女吴英华79岁演练吴式太极拳
[名家简介]吴英华(1907-1996),吴式太极拳传人,上海市体育宫教练.祖父吴全佑.父亲吴鉴泉为我国著名太极拳宗师,清末时创立了吴式太极拳流派.曾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全国第五届运动会委员.上海市老 ...
-
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对“虚领顶劲”的见解
吴鉴泉弟子徐致一先生教拳,强调从理论入手,要求学者须把太极拳理先搞清楚,然后再练拳.对于练拳,他要求学者初学时动作规范,循规蹈矩的练.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才允许重意轻形.1927年,徐致一编著出版&l ...
-
吴式太极拳第一、二代资料集
吴式太极拳为我国太极拳的五大流派之一,以松柔.守静.高寿而闻名,是国内外知名的太极拳拳种.其源于杨氏太极拳老架(小架),经过吴全佑始祖和第二代弟子吴鉴泉.王茂斋.郭松亭等人的修订发扬,从北京开始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