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帝王更迭为何会如此频繁?原来祸乱在忽必烈时代已埋下
相关推荐
-
皇帝退位当太子,又杀皇帝“二进宫”,如此猛人能否救得了元朝
皇帝是高危职业. 中国历史上,从皇位上被赶下去,之后竟然还能复辟翻盘的,凤毛麟角.不过刚好,元明清三代王朝,每代都有那么一位.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英宗朱祁镇,遭遇"土木堡之变"丢 ...
-
元朝长期无法落实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也就难以顺畅集权|文史宴
文/班布尔汗 班布尔汗兄的大作<细读元朝一百六十年>上架了,该书看法深刻,行文通俗,质量极高,推荐大家入手!大司马向班兄索要了其中讲述元代中期的部分章节,发布在文史宴上.蒙古征服时期大家比 ...
-
话说元帝国六代十一帝
元帝国,1271到1368,立国九十余年,从元世祖忽必烈,到元惠宗拖浑铁木尔,传承了六代人,十一位皇帝: 第一代:元世祖忽必烈: 第二代,太子真金: 第三代,甘麻剌,答剌麻八剌,元成宗铁木尔: 第四代 ...
-
元朝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说起元朝,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其实他创立的是大蒙古帝国,其孙忽必烈创立的才是元朝,而且元朝只是大蒙古帝国一部分而已.即便如此,元朝的版图仍属历代之冠,<元史>记载其疆域&quo ...
-
元朝11帝排行榜,可分为3个档次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传5世11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的1271年为开始,至1368年全国性政权结束,历时98年. 元朝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之中,可谓是一个独特存在,一 ...
-
元朝98年11帝,一头一尾58年,中间40年9位皇帝斗了个你死我活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以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为开始历时98年. 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 ...
-
13年换了7个皇帝,元朝的皇帝宝座为什么那么难坐?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大元"到1368年元顺帝被赶出北京,前后共经历了98年.而在这不到一百年时间里,元朝共出现过11 ...
-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竟然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剧情有点狗血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 大元帝国的崩盘 (下)
大元帝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所以它的贵族政治残留非常严重. 贵族政治残留非常严重.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所谓的贵族社会,以空对空的说,它非常高大上,而且也难免会让一些人神往.但是在这种社会中,显然意 ...
-
元朝帝王世系
元朝帝王世系
-
【总频繁起夜?3味药饮下尿止,中老年常备...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出现老化,很多人都有夜尿频繁的现象,那么这类人一定是水喝多了吗? 中医告诉你:不是的,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肾气不足,肾气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常. 就像天津62岁 ...
-
故事:他身具帝王之相,却诸事不顺,原来是祖坟埋进了个女人
(算命先生) 明朝有个将军,叫作杨严,祖上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受祖上余荫,杨严不过二十来岁便已掌管一方兵马,但也因为这样,军营里面和他职位相当的人,都很是看不惯他.因为那些人大多没有什么后台,能成为 ...
-
专辑:北京地块频繁流标,全行业亏损已出现,但调控还应持续!
昨天(1月30日),北京市丰台区一宗地块因无房企报名流标,这已经是2018年第一个月出现的第三宗流标了(上周四,北京四环边两宗地块因同样的原因流标)! 这宗地块为什么会流标? 据房地产行业内专业人士分 ...
-
漫说中国·帝王篇:南北朝,皇帝像个笑话的时代
两晋之后,隋唐之前 中国历史再次从统一,走向了分裂 那就是南北朝 南边,是宋.齐.梁.陈,共179年 北边,是魏(北.东.西).北齐.北周,共142年 这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 而一切的一切 都要从一个 ...
-
蒙古人彪悍勇猛,为何元朝不到百年就覆灭?专家:看忽必烈做了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 培根 01 忽必烈对于人才行向来非常的爱惜,不仅收拢了幕府旧臣,还广招贤 ...
-
失控的幽州地区,频繁更迭的幽州节度使:安史之乱后的河北第一藩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河朔三镇的形成 自安史之乱开始,唐朝对幽州地区的管理,基本上就是失控的.安史之乱之后,朝廷无力追究河北的安史叛乱将领,于是只能采取安抚笼络的办法,一口气任命了幽州.魏博.成德三位 ...
-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你可能猜不到
<玉篇>载:"殉,用人送死也." 人殉是史上的一大陋习,据考古发掘熟知,在商周时期,人殉已经兴盛.而在殷墟工陵区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尽管自 ...
-
靖难名将张玉,曾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来归附明朝,为救朱棣战死
张玉是祥符人,比朱元璋小十五岁,比朱棣大十七岁,曾经是元朝枢密知院,后来跟随元顺帝逃到漠北,洪武十八年投降明朝,后来跟随蓝玉出塞,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因为战功封为济南卫副千户,不久被朱元璋提升为安庆卫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