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名将张玉,曾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来归附明朝,为救朱棣战死
相关推荐
-
1407年,明朝皇后徐妙云重病垂危,眼看...
1407年,明朝皇后徐妙云重病垂危,眼看就要咽气,饶是明成祖朱棣英雄一世,此时也哭成泪人,紧握妻手不愿松开.徐妙云十分坦然道:"生老病死,乃世间常理.我死则死,就是有两件事放心不下!&quo ...
-
他胖得要人扶着,在位仅八个月,却被认为是最好的皇帝
对于明清的皇帝,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甚至连他们的年号都如数家珍.然而,明朝"洪熙"这个年号是不是有些陌生?这也难怪,因为它的拥有者朱高炽,仅仅在位八个月时间.而且,这个皇帝并不出彩 ...
-
他是跟随朱棣的靖难功臣之一,屡立战功,只可惜英年早逝
我们都知道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把自己的侄子赶下台,从而登上皇位的.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在他的身边有一大批名将谋士如姚广孝.张玉等.张玉在东昌之战中牺牲,但是这个人却辅佐朱棣夺取天下.他就是大将朱能,只可 ...
-
他是朱棣麾下第一大将,死后封王,被誉为靖难第一功臣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历时四年的靖难战争让他感慨颇多.当一切都安定之后,他想到的是在靖难之役中牺牲的大将张玉.那么张玉是谁呢?他又怎么值得朱棣如此惦念呢? 张玉早年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在洪 ...
-
靖难名将平安:朱元璋养子,奉建文帝之命屡败朱棣,永乐七年自尽
永乐七年三月,朱棣巡视北平,看奏章时见到平安的名字,问身边的大臣,"平保儿还在吗?" 平安听说后,不久自尽. 平安与朱棣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他为何会自尽呢? 平安是滁州人,小名保 ...
-
靖难名将盛庸:建文帝令他统兵伐燕,两次击败朱棣,永乐元年自尽
盛庸,洪武中期官至都指挥,建文元年,以参将身份跟随长兴侯耿炳文出征伐燕. 耿炳文在真定战败后,建文帝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统兵北征,盛庸于是归李景隆指挥调遣.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在白沟河惨败 ...
-
靖难之役:在真定初战失利后,耿炳文坚守不出,朱棣无奈撤兵
一.劝留降卒 在真定之战中,一些朝廷士卒被擒投降,不久,燕王朱棣听闻降卒欲叛,为了让降卒安心留下来,朱棣立即召集降卒,对他们说:所有投降的士卒,因为思念家人想离开的,应明确告知,我将发给你们粮食,送你 ...
-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统兵讨伐,朱棣在真定将其击败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迅速控制了从北平到山海关的几乎所有军事重镇,麾下兵马达到数万人,那么,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做什么呢?他在和方孝孺商议复古改制之事. 朱棣起兵十九天后, ...
-
靖难之役中,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朝的夺嫡之战,朱棣通过此役夺得皇位,成为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大肆屠杀,残忍至极,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如"诛十族" 和"瓜蔓抄"等 ...
-
靖难之变朱高煦曾立大功,为什么却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
靖难之变朱高煦曾立大功,为什么却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他生在帝王之家,养尊处优,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也 ...
-
参与靖难之役的朵颜三卫是什么来历,为何朱棣北伐要攻打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也叫兀良哈三卫,分别是: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这是明朝对他们的称呼,朵颜三卫的前身是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以东及附近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主要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札剌亦儿部等. 一 ...
-
距今300年的大字欣赏张玉裁(1639-...
距今300年的大字欣赏 张玉裁(1639-1674),字礼存,号退密,镇江府丹徒人. 9岁通<五经>,康熙五年丙午科乡试中举,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缪彤榜进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 ...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好的李景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并没有看走眼,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大有"内奸"的嫌疑.笔者打算从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关系,以及靖难中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聊一聊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