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名将张玉,曾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来归附明朝,为救朱棣战死

张玉是祥符人,比朱元璋小十五岁,比朱棣大十七岁,曾经是元朝枢密知院,后来跟随元顺帝逃到漠北,洪武十八年投降明朝,后来跟随蓝玉出塞,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因为战功封为济南卫副千户,不久被朱元璋提升为安庆卫指挥佥事。

后来,张玉率兵追击北元军队,一直追到鸦寒山才返回,不久调任燕山左护卫,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多次出征,因为勇猛刚毅、善于谋划备受朱棣亲近、信任。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张玉率众夺取北平九门,三天内控制整个北平城。

建文帝朱允炆派长兴侯耿炳文统兵伐燕,朱棣采用张玉的计策,在真定之战中大败耿炳文,生擒左副将军兼驸马都尉李坚、右副将军宁忠和都督顾成等人,燕军从此声势大振。

为配合李景隆北征,江阴侯吴高率领辽东兵马围攻永平,朱棣和张玉商定对策后,先援救永平,然后走小道偷袭大宁,将大宁的精锐之师收归己有,从此实力大增。朱棣在会州设立五军,让张玉统领中军。当时李景隆正在围攻北平,朱棣率部众在郑村坝与李景隆展开决战,李景隆战败而逃。

建文二年,李景隆调集兵马,与武定侯郭英相约北上,总兵力多达六十万,号称百万。

张玉认为兵贵神速,率兵疾驰,抢先到达白沟河,以逸待劳,随后率精锐骑兵猛攻。经过激战,朱棣最终击溃李景隆的部众。白沟河之战是靖难之役的转折点,从此,建文帝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伐燕行动,朱棣从此转守为攻。

朱棣乘胜围攻济南,盛庸、铁铉拼力坚守,朱棣久攻不下,无奈撤兵。

在东昌之战中,朱棣亲自率军冲锋,陷入重重包围,危在旦夕。

张玉不知朱棣已经脱险,他陷入阵中,拼死力战,四处寻找朱棣,找不到朱棣,不肯突围,最终伤重力竭而死。

失去张玉,朱棣心痛不已,“寝不帖席,食不下咽”(《明太宗实录》),与部将提起张玉时,朱棣泪流不止。

朱棣登基后,封赏靖难功臣时说,“论靖难功,当以张玉为第一”(《明史纪事本末》),追封张玉为荣国公。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加封张玉为河间王,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同时配享成祖庙廷。

张玉的长子张辅比朱棣小十五岁,朱棣起兵靖难后,张辅跟随父亲拼力作战,被封为指挥同知。张玉在东昌之役战死后,张辅承袭父亲的职位。此后,跟随朱棣转战于夹河、藁城、彰德、灵璧,均立下战功。

朱棣率军进入京师后,封张辅为信安伯,食禄一千石。永乐三年,张辅被进封为新城侯,增加三百石食禄。

永乐六年,因出征安南的功劳,张辅被进封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赐予世袭铁券。

朱棣感念张玉的忠心和战功,把张玉的女儿选入宫中,封为贵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