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四章4) ||张学武(河北)

第四章 ( 4 )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黑龙山林场就给三道川中学送来了一张用整幅的红纸写的感谢信,有两个工人举着,后边还有工人在敲锣打鼓,林场领导亲自到场,中学领导,公社领导亲自迎接,公社、医院、粮库、供销社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听到锣鼓声都跑出来看热闹。
苏斌一下子出名了,是全公社尽人皆知的学毛著积极分子。正好县里要召开全县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苏斌理所当然地成为代表之一。三道川一共有十个代表,其中有中学学生苏斌,老师陈文亮。
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当时县里没有招待所,特地把西大寺腾出来让代表们住,西大寺屋子很大,没有床,县革委就派汽车从沽源县运来了莜麦桔铺子地上。饭是顿顿枕头大的馒头,菜是山药炖猪肉,那猪肉切成四方块,一块足有一两多,咬一口嘴岔子都冒油。苏斌在家从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那时一年四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一人分到二斤白面,猪肉更是稀罕物,家里养一头猪,上级明令都得卖给收购站,当然也有个别户偷偷杀猪的,那都是家里劳力多人口少,年年从生产队往回拿钱的余粮户。缺粮户哪敢随便杀猪呀。
会议在县委大礼堂进行,一共开了七天,其中有三天是参观,参观县电机厂、北山烈士陵园、大海陀革命根据地旧址。到赤城五七中学看了学生持枪排的打靶表演。这次开会,苏斌算是开了眼了,第一次看到电灯,第一次看到了机器,第一次看到半自动步枪,第一次看到了房子上边还盖着房子,人们说那叫楼房,这种房子在怀来王家楼子看病的时候都没有见过。
这天晚上,陈文亮老师来到苏斌的面前,坐在莜麦秸上面褥子上说:“苏斌,这几天感觉怎么样?”
苏斌说:“挺好的,这等于天天过年啊!”
陈老师说:“可我发现这几天分组讨论的时候,你很少发言呀,总是听别人说,你不说。”
苏斌说:“人家别人都是大人,说话又有水平,就像卖瓦盆的,一套一套,我一个孩子,跟人家一比,我差远了。”
“大人怎么了?孩子又怎么了?都是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一样的。”陈老师接着说,“俗话说衣服是糁人毛,话是拦路虎,说话首先要胆大,第二要想好,不能结巴,越是大众场合越要敢于说话,你不能像小媳妇似的扭扭捏捏。明天上午是积极分子代表发言,一个公社一个人,咱们全县一共二十六公社,地点就在大礼堂内,你排在在第五,记住,到时候一定不要慌,就当听会的人一个个都是圆白菜。”
“上台后我都说什么呢?”
陈老师从兜里掏出几篇纸,递给苏斌,说:“发言稿我已经替你写好了,你上去只管大声念出来就成,今天你先好好练练,争取明天一炮打响!”
第二天上午,代表们来到了大礼堂,这个大礼堂是五八年建成的,上下两层,这时礼堂里满满当当全是人,电灯把主席台照得跟白昼一般。当大会主持人说到:“下面有三道川公社三道川中学的苏斌同学发言!”台下立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苏斌手里攥着陈老师给他写的发言稿向主席台走去,一边走一边心里默念着:沉着、冷静,冷静沉着,圆白菜。到了主席台,他个子矮,主席台高,坐在椅子上够不着麦克风,他就蹲在椅子上,照着陈老师稿子念:“我发言的题目是,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念到这里,台下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不由地朝台下看了一眼,哎呀呀,台下没有别的,全是人头和巴掌,主席台前边还有几个女的拿着照相机冲着他啪啪地拍照,他顿时头也晕了,眼也花了,心咚咚地跳着快到嗓子眼了,低头再看发言稿,发言稿的字一片模糊,贵贱找不到念到哪儿了。台下的听众见苏斌蹲在主席台一言不发,鼓掌声就越发激烈。这时陈老师跑到了主席台上,对苏斌说:“别慌,闭上眼,深深地吸两口气,就没事了。”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花兒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花兒  淘淘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落英小桥)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