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子核的最新研究,将帮助科学家揭开中子星和放射性物质的秘密 2024-04-29 16:00:40 气体中的原子看起来就像纳米级狂欢中的参与者,粒子快速旋转,配对,再以看似随机的方式飞来飞去。然而,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预测这种行为的公式,即使当原子靠得非常近并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单个原子核内的环境似乎与此相似,质子和中子也在跳动。但由于原子核是一个如此紧凑的空间,科学家们一直难以确定这些被称为核子的粒子在原子核中的行为。当粒子配对并在近距离相互作用时,描述远距核子相互作用的模型就失效了。现在,由麻省理工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几种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行为。该小组探索了广泛的核相互作用模型,并惊奇地发现,描述原子在气体中的行为的公式可以推广,以预测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的近距离相互作用。当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1飞米到1千万亿分之一米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粒子以同样的方式配对,不管它们是在像氦这样的小原子核里还是像钙这样更拥挤的原子核里。这些短程配对并不真正关心它们的环境,它们将以同样的普遍方式配对。这种短程行为可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原子核,比如密度更大、更复杂的放射性原子核。人们没想到这种模型能适用于原子核,而原子核是物理学中最复杂的物体。尽管原子核和原子之间的密度相差超过20个数量级,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种普遍现象,并将其应用于核物理中的许多仍未解决的问题。该团队在上周的《自然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试图理解质子和中子在极短范围内的相互作用。在非常小、密度非常大的环境下,核子之间的拉扯是出了名的难以确定。多年来,他一直想知道原子物理学中被称为接触形式论的概念是否也可以应用于核物理和原子核的内部。广泛地说,接触形式理论是一种普遍的数学描述,它证明了原子云的行为取决于它们的规模:那些彼此远离的原子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而紧密相连的原子遵循一套完全独立的物理规律。研究人员想知道接触形式理论是否也可以描述原子核内的相互作用。这是原子物理学的一场革命。研究人员首先与希伯来大学的学者合作,他们领导了原子接触形式的理论推广,以描述粒子相互作用的一般系统。他们以一种与广义接触形式所预测的长程核子完全独立的方式,在一个小的、密集的核环境中模拟粒子,以观察短程核子的行为模式是否会出现。该小组模拟了几个轻原子核内的粒子相互作用,范围从氦的3个核子到钙的40个核子。对于每种原子核,他们使用一种随机抽样算法来生成一段视频,记录特定原子核中每个质子和中子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些粒子可能以一种方式分布,在一个给定的模式下相互作用,例如,这个粒子和那个粒子配对,第三个粒子被踢出去。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分布,”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密歇根州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迭戈·洛纳多尼解释道。“为了观察出现的任何一种平衡或模式,研究小组必须模拟每个粒子之间所有可能的物理现象,为每种类型的原子核生成数千张快照。执行这些计算通常需要数百万小时的处理时间。因此,这个团队使用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之一——来并行地分配工作。在进行模拟之后,他们绘制了每一种模拟原子核的核子分布。例如,对于一个氧原子核,他们发现有一定比例的核子在1费米范围内,另一个比例的核子稍微靠近一点,以此类推。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对于长程核子来说,不同类型的核子之间的分布差异很大。但对于距离小于1飞米的短程核子,其原子类型的分布看起来完全相同,无论核子是在超轻的氦核内还是密度更大的碳核内。换句话说,短程核子的行为不受其大尺度环境的影响。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确定核分布的短距离部分,结合现有的理论,可以从本质上得到完整的分布。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测试中微子的性质,计算中子星的冷却速率,以及其他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赞 (0) 相关推荐 宇宙中每个原子里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原子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人真正知道原子内部发生了什么事,但两组相互竞争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弄清楚了.两组科学家都在争相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电子在原子外壳的 '轨道 '上旋转 ... 像极了爱情 本期特邀作者:hzw (才不是什么特邀,我是被拉下水的呜呜~) 无论你有没有做过核磁,你可能都有对核磁共振的好奇,当然,如果你打开百度,你会看到: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 ... 关于爱的最新研究成果——情绪科学家眼中的爱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04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1篇. 转眼间来到了2021年,也迎来新年的第一篇更新.写作之路,漫漫无尽头.持续写下去,才是最大的意义. 本篇的主题关于情绪科学家眼中的爱. 今年 ... 什么是衰老?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寿命极限在120-150岁之间 撰文:ZS 排版:王落尘 编审:王新凯 在人类的一生中,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标签".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于年龄充满了焦虑和偏见.诸如,30 岁是女人的分水岭,超过 35 岁的程序 ...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类胎盘由“癌细胞”组成!你还敢吃吗 紫河车,一道被传呼得神乎其神的名贵药材,其实就是人类的胎盘,引起不少人争相购买! 不可否认的是胎盘是人类孕育后代最重要的器官,当胎儿在子宫内时,胎盘一端连接着子宫壁,另外一端连接着血液系统,并且其将母 ... 最新研究揭开人类身体奥秘:人最多能活到多少岁?人为何会衰老? 发布时间: 05-2709:22<环球时报>社官方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岁?美国CNET科技资讯网26日报道称,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Gero研究发现,人类最多能活到15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 ... 什么样的父母能把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脑神经科学家最新研究告诉你 各位亲爱的妈咪,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初五我们都会推送过去的热读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一直都在我们的后台知识库里放着,从目录里可以查询到阅读方法,但素,仍然有很多妈咪平时太忙会没有看到.So, 我们再次精选出来 ... 木星上有水?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木星确实是“湿的” 在最早的时候,人们只知道太阳系的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土(不包括地球,那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地球也是行星). 不过,这种命名方式,不过是根据五行来起的,只是个代号.我们现在知道,金星上没有金子.火星上没有 ... 科学家最新研究,地球磁层可为月球表面“供水” 毫无疑问,月球表面有水.轨道飞行器发现了积雪,这些沉积物持续存在于极地环形山的永久阴影中.最近的研究表明,月亮的阳光照射下也存在水. 多年来,科学家提供了证据,证明月球的水来自彗星,小行星,月球内部甚 ... 最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达50年来最快,一天的时长缩短 最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达50年来最快,一天的时长缩短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跳蚤是特化的蝎蛉 现生 跳蚤 . 南古所供图 摄 现生跳蚤. 南古所供图 摄 中新网南京12月21日电 (徐珊珊)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日消息,由中英联合的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将 蚤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