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普通人来说,高考志愿选城市并没那么重要

每年会有大量考生在选择志愿上纠结不已,“我不想去某某城市,不喜欢某某专业,还瞧不上某某学校”,然后真诚地问到,你看我这个分数该怎么报才好?

每当遇到这种问题,我难免有些无奈,能满足高考考生一切要求的选择着实有限,并不是每个对各个条件都不愿将就的同学,都有资格去读清华新雅书院或者北大元培实验班。

当一个方程约束条件太多,而变量太少时,方程可能无解;同样,当选择的要求太多,而拥有的资源太少时,可能就无法得到符合自己各方面期待的结果。

其实我可以理解同学们对于自己志愿珍而重之,不愿一丝一毫做出放弃的种种期待。归功于高校扩招,高考可能是大部分普通人这辈子唯一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之下,成为家庭、社会的主角,从高考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很多人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的人生,下一次成为身边人的主角或许是自己结婚生子,只不过此刻他们对此尚茫然无知。

为什么每年的高考考场外门庭若市,家长、班主任、警察和商家群集,随时准备好为考生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而考研考场、考公考场外从来见不到其他群体的身影?只因为从高考结束以后,失去了高考生的群体身份,大部分人不再有机会成为社会认定的主角,接下来的考试,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谋生的选择而已。

诗人穆旦这样写到,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在此,我们不得不强调,如果你在志愿选择上遇到了困难,又不愿意放弃各方面的要求,那么,唯一的途径是选择复读并且保证明年考到足够的高分。

如果你追求面面俱到,那你希望过的无疑不是一种普通的人生,需要承担非凡所需付出的代价;而如果不能承担这种代价,在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之后,就不得不做出选择和取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城市>院校>专业的共识。理由是,大学学到的不是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为学生所带来的社会上的认可,和城市赋予人的精神气质和开阔眼界,至于以后干什么,跟本科学习的专业没有太大关系。本科应该以培养兴趣和通识基础为主,学会如何学习,接下来在深造中可以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方向,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边干边学。

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往往是名校的大学教授、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我理解他们的真诚,因为他们确实是这样践行,并由此获得如今的成功的。

但他们并不是普通人。无论是大学教职还是创业成功,对于目前社会中流砥柱的60后到80后群体而言,都是一件经历过高度学历筛选的事。换言之,如果他们没有拥有足够学历,他们可能根本没机会成功。因此,所谓“城市>院校>专业”的共识,存在高度的“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情况:因为没有幸存的人,已经无法发出他们的声音了。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正是因为成功者拥有了足够好的学历,所以会觉得学历(专业和院校)并不重要:如果你本身能上985,那确实已经拿到了人生出彩的入场券,接下来更多的是靠背后的行业和城市的势能。

但事实上,在《学历和专业重要吗?我研究了28个牛人,有4点发现》一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最一流的牛人,绝大部分拥有名校学历,而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在这些牛人的专业选择中,占据毋庸置疑的第一。

世界上鲜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识,所谓共识,大部分是具有舆论影响力的人群的共识。正如“城市>院校>专业”,是拥有好学校和好专业的成功人士的共识一样,接下来唯一能比较的,就是看谁的城市更好。

我对各行业并无不敬之意,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我很难相信深圳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香港逼仄的楼道间的保洁员,会认同城市至上的逻辑。城市确实给她们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收入,但缺乏专业的技能却剥夺了她们向上发展的可能。

耶鲁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而在中国,每年有约800万的考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其中有约一半就读专科,剩下400万左右的读本科。而本科的学生中,211院校的本科生数约在40万左右,其中包括了约10万名985院校的学生(所有的985院校都同时是211院校)。而在所有本科生中,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是114.1万人,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数则更低。

因此,有资格希冀博雅教育的人,即使按最宽的口径来说,也不过占所有考生的大概八分之一。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本科四年就是这辈子唯一的受教育机会,本科不过是职业教育在高校扩招后的新名字。大学四年,要学的就是一技之长,不会有具体的细分方向供其再次选择,也不会有所谓的更高层次的博雅教育在未来等待。

区别在于,有的人花了四年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而有的人没有。对于没有的人,这才是高等教育最大的失败。

何不食肉糜是残忍的,对于谋生无计的彷徨大学生大谈博雅教育是奢侈的。如果分数没有达到高分段的阈值,大学选择中,最应该舍弃的是城市。

诚然,如果选择北京的城市,即使是二本,师资也不乏清北人的博士;诚然,选择东南沿海,宿舍和校园硬件水平会远远好于北方;诚然,选择拥有985院校的省份,在跨考985的研究生时,如果进入复试,会拥有良好的印象分和联络渠道。

然而这些优势,是以高额得足以牺牲专业选择权的代价实现的,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上述城市的优势,仍需要高考分数达到一定的阈值。例如,即使是要以二本的分数享受清北人的师资,也需要是二本头甚至一本尾,而北京的郊区建设程度跟四线城市的差别不大;而考研的筛选,其实不在于复试有多少渠道,而在于初试分高到足以进入复试,这又高度取决于你所选择学校的专业水平。

城市的作用就像尾数的0,需要在前面划上专业的1才有意义。

此外,城市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而专业的欠缺则很难——大学毕业后,你完全可以自由地去任何城市发展,前提是你的专业和院校过得了用人单位的简历筛选。

而认为城市决定了实习和招聘,则纯粹是部分同学想多了。现在都是网上投简历,大四一年,你有充足的时间离开你所在大学的城市,去北上广深体验生活。而大一到大三,如果你学的专业不是那么水的话,你并没有太多想象中的闲暇,去体验美式大学故事中所描述的实习生涯。

此外,对于纠结到选择了城市就要放弃院校和专业的分数段,即使选了城市,企业一般也不会去你所将就的郊区学校开宣讲会。而稍微大型的企业,都会在全国主要的二线城市巡回宣讲,你大可在那时花上路上的一两个小时,去当地所在的名校参加宣讲会——前提仍旧是你的专业和院校过得了用人单位的简历筛选。

至于吃喝玩乐,尽管每年有无数学生被城市的都市氛围或风景美食吸引,坚定地非某城市不去,我们仍然要说,照片和现实的差距,往往跟市中心和郊区的差距一样大,当两种差距叠加后,足以让之前的憧憬瞬间土崩瓦解。

此外,你完全可以利用四年内足够多的假期去这些城市旅游,如果是真爱,毕业后再去这些城市工作定居也未尝不可,而不用以就读该城市郊区的末流大学为代价,拉近跟这座城市的物理距离。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只有当分数过了高分段的阈值之后,在不完全放弃院校和专业的前提下,选择城市才有意义。而对于那些考差了不愿意复读,考研失败不愿意再战,毕业后会回到家乡,而绝不愿意去之前向往的城市历练的人来说,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城市真没那么重要。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可能更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0)

相关推荐

  • 山东2021年高考,通过位次比对,今年550分,相对于去年的570分

    [平湖一柱 第1523期 高考志愿专题] [核心提示]通过以上比较大家不难发现,今年填报志愿550分以上考生,可参考去年的565-570的投档院校(专业)分数-- 今年,山东省2021年高考成绩发布, ...

  • 腾飞高考|怎样才算是一份完美的志愿

    怎样才算是一份完美的志愿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考生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忧的是总有一些考生不能如所愿,出现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等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志愿填报的种种失误 ...

  •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花时间精力但准确,可以省下几千元费用

    2021高考已经结束,现在进入阅卷评分阶段,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块心病.于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学长学姐.外面的报考机构及工具.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咨询外援可以,但一定 ...

  • 分数一般,填报志愿真是难题

    前天,湖北的高考分数可以查了,外甥女硕硕考得不算好,531分,全省排名28653. 考试的时候,就听她说数学后面有大题没做,理综考得也不理想,那时候安慰她,考不上一本,就复读吧,虽然她非常抗拒复读,但 ...

  • 报志愿 选城市还是选大学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去大城市发展,如果要去大城市发展,前提是要去大城市读书.因此填报志愿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看心仪的大学在哪座城市.什么城市最受欢迎呢?一般有三个视角,即经济视角.文化视角和 ...

  • 高考志愿选中医专业,会不会太傻

    不谦真人看到有人写文章说,高考志愿不要报中医药大学,理由很多,诸如未来找工作困难,去省城医院找工作,人家不要您,去小县城工作,您又不甘心,假如您自己病了,治病还是要看西医,或者是,不上中医药大学而自学 ...

  • 高考志愿填报-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

    文/杨希 在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的节点,经济学家管清友昨晚发布的一则有关金融专业的建议引发了一番讨论. 管清友先是在微博表示,"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真的.要想学或者从事金融行业,研究生 ...

  • 高考志愿,选城市还是选大学?你弄清楚了吗?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去大城市发展,如果要去大城市发展,前提是要去大城市读书.因此填报志愿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看心仪的大学在哪座城市. 什么城市最受欢迎呢?一般有三个视角,即经济视角.文化视角 ...

  • 重磅!123所985、211高校特点 优势专业大盘点大汇总!今年高考志愿填报选他们准没错

    但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也有不出彩的专业,本文将用最精简的语言为大家分档介绍每一所985.211等123所热门大学的特点与优势专业,供大家选择目标院校时参考. 本文篇幅很长,但一定包含你所关注的 ...

  • 高考志愿填报,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咋办?守住六大步骤轻松选定专业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30多天,目前尚未替自家小孩着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的家长们,该行动起来了,不要等到孩子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后悔. 很多家长及考生,甚至是网友,觉得高考志愿填报很简单,知道自己的分数 ...

  • 2021高考志愿填报这样选专业,堪称教科书式锦囊

    准确的自我定位是前提 1.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即想要学习什么样的专业,如果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 2.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可以优先考虑一下院校.确定一下自己 ...

  • 高考志愿填报选大学专业,兴趣和擅长怎么选?

    在大学转专业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吗?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怎么办? 严格来说,应该按擅长来.... 兴趣和擅长,是有重叠部分的,也就是说我的兴趣有可能就是我的擅长,也有可能我的兴趣不是我的擅长.... 在线工 ...

  • 高考志愿:大学、专业和城市之间如何选择?

    还有九天就要高考了.高考之后,家长和考生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填报志愿了.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影响非常大.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去什么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