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慧怡:没有哪首诗是非读不可的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相关推荐
-
三余读书会 | 现代诗分享品鉴之卢艳艳老师篇
三余读书会 | 现代诗分享品鉴之卢艳艳老师篇 文/卢艳艳 非常感谢三余读书会提供了这一次与大家交流诗歌的机会.新诗诞生有一百多年了,对于我们七0后这一代人,估计最初接触新诗大都是在大学时代.我个人的经 ...
-
写诗“四误”
长风 诗歌属内家心法,本身无错.但限于资质,从古自今,不少所谓的诗人们均偏听偏信,好左道旁门,最终误入歧途,走火入魔----问世间多少痴男怨女,都为诗歌误. 一误 误把诗歌当高跷或敲门砖.学了几句诗词 ...
-
一个伪诗人的自白
近日来,见了一帮诗人,都鼎鼎大名. 很有自知之明地说自己不会写诗,只说是爱好者,在学习.这绝对不是谦辞. 返程的路上,一时手痒,涂鸦一首.连下高铁时,还边走边改. 当年,高考如有这么用 ...
-
诗歌写作感悟(四)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写诗是一个极具漫长的过程,不但要有非常笔力,而且要有眼力,还要具备体力,更要知道有合作力.我们经常讲"维度"."意境".&quo ...
-
读诗如得珍宝
早上醒来后如果不急着上班,我会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读一会儿诗.有时在晚上也一样.有时稍有空闲,也会随手摸到诗的刊物或诗集看上几首.我收到不少朋友寄来的诗集,也购买了国内外的一些诗人的诗.从少年时我就对那种 ...
-
诗人的童心:从姜二嫚的一首诗谈起
中国写诗的人多于读诗的人,写诗者的癫狂与读诗者的寂寥形成显明的反差.到底什么样的诗是好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坛污浊,垃圾堆砌,本来懒得发声,但最近看到小诗人姜二嫚的一首诗,感受颇 ...
-
包慧怡:没有哪首诗是非读不可的 |硬核专访
这个时代还需要诗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人和诗作?这是一类会被随时提起,却永无定论的问题. 最近读到这样一些诗句--"为我轻浮的孤单砌起影壁,只有死亡值得我们结队成群""枫 ...
-
异教时辰书|包慧怡
包慧怡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增订版),行思文化联合世纪文景,即将推出. Þenne a wynde of Godde3 worde efte þe wy3e bruxlez , &q ...
-
弗罗斯特的诗歌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曹明伦 新近出版的三卷本<弗罗斯特作品集>囊括了弗罗斯特一生创作的全部诗作共437首(计16033行),并收编有戏剧作品3部,以及随笔.小说.讲稿和书信共计88篇.这 ...
-
王小妮与时代的正反面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这几天网络来了一群热情很高的人,一个劲的说退休大学老师王小妮不爱国. 首先,王小妮是一位诗人,这是她在这个时代的历史地位和身份证,而不是什么退休老师.一个明明比大部分人更勤于思考,更善于表达的人,突然 ...
-
乔丽·格雷厄姆:被学生娜塔莉·波特曼视为偶像的诗人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乔丽·格雷厄姆是美国当代诗坛重要的诗人.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意大利和法国接受教育,曾经学习哲学和电影制作.格雷厄姆曾是麦克阿瑟奖金的获得者,也获得过怀丁作家奖(1985).普利策诗歌奖(1996)等. ...
-
黄灿然:如今的诗人急于早熟 访谈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文汇报 为什么许多诗人写作的巅峰期是在35岁之前?为什么一个世界性的诗人,翻译进来的作品却常常集中于某个风格而忽略了他的丰富性?完全理解中国传统诗歌存在多大难度? 下面这篇对话来自本报记者与诗人 ...
-
新力量:青年写作的常与变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文艺报 想象一个当代基督山伯爵式的人物,这个人要体面地完成复仇大业.他得努力学习有一份工作,乘高铁或飞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法律健全的社会体制之下,他可以选择通过法律,或者在法律之外用&q ...
-
胡桑&丝绒陨:如何看待被“金句化”的诗歌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近来不少"诗歌现象"颇受关注.比如英国BBC关于诗人杜甫的纪录片受到热议:某出版公司出版<大山里的小诗人>,推荐留守儿童的诗歌--"诗歌热"正在发生 ...
-
欧阳江河:深入“坚硬的内核”,走向“25岁”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张光昕:差不多从<凤凰>开始,您的写作似乎抵达一种全盛的白热化阶段,在国内外收获相当多的肯定和赞誉.在承认您作品重要性的同时,您的作品也引起一定的争议.一些严肃的学术刊物刊登过批评文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