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箱黑箱·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物质观、实验观,显微镜逻辑形成的理论,认识的起点是感官,终点也是感官。由感官确定,发展出理论,再将理论回到感官,由感官确定来证明理论。如黑洞是物理法则在对宇宙的感官认识之后,发展出来的一个理论,可是要证实黑洞的存在,必须要看见黑洞,在没有看见黑洞前,理论只是一个假说。

哲学有一对范畴,现象与本质,现象是感官感知的客观,本质是内在规律的把握。

现象是感官确定的,看得见、摸得着,为客观。本质是思维把握的,看不见、摸不着,为主观。文化之道不同,主观视角不同,同一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本质认识。认识同样生命,物道文化的本质在形态的物质结构,人道文化的本质在天人合一的气化活动,神学文化的本质在上帝。

走人道的中国文化,观天象、察地理、明人事,将看得见的天地自然之象和社会人事情态,与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经过以“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为终点目标的历史地反观思维,发展出把人当人、以人为本的中医学。其生命的本质,是阴阳,是相因相应的多维联系,具有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文化特征。

中医理论不是物道理论,不是感官的理论,而是人道的理论,是思维的理论。在感官真实的物道文化,中医理论是没有本质的理论,证概念没有本质,经络没有本质,三焦没有本质,……,于是中药分子化,药理化,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文化被否定了,是一堆没有本质属性的文字而有。

分子化的药材研究,本质化的肉体真理等学术研究和临床管理,釜底抽薪,在现实客观之中,否定中医理论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将物质化地本质研究作为中医现代化,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阴阳、藏腑气血、经络敷布等等便被抛弃了。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在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文化视角,天气、地气,鼻、口,一在自然,一在我身。鼻、口,心肺、肠胃,一在我身之表,看得见,一在我身之里,看不见。止步于感官,它们各是各,天就是天,口就是口,与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就都属于我命的内容。也就是,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经过心肺、胃肠的气化而养我命,健康与疾病,活着与死亡无不息息相关。

物理法则,空气就是空气,水就是水,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看得清清楚楚。中医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分子化、原子化的区别,只有五藏的生命联系,气化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集中医理论之大成,将中华民族的先圣贤哲们认识生命本质的思维方法,概括为“阴阳应象思维”,确立了尊重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完整性,尊重人与自然多维联系的客观性的文化原则和理论路线。

西方文化把认识方法,分了三个层级,黑箱、灰箱、白箱,最高级的是白箱方法。白箱理论要研究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过程,根据已知的结构关系建立“白箱网络”,黑箱理论则不涉及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根据信息出入特点,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怎样才能知道系统内部的结构及其关系呢?打开它,让内部结构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可是,暴露在外了,还能称之为内部结构吗?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物质有层次,当一个层次的结构暴露出来,我们认识到了,形成了主观认识,这样的认识,还属于原本层次的认识吗?不是,而是更深层次的实相认识。不断打开,不断有更深层次的实相,内在结构始终在里面。

世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都有其象。象的完整,说明系统存在,象破坏了,系统就不存在了。生命是一个天人相应的系统,在自然完整性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存在。要认识生命本质,生命之象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联性是客观基础,若是打开了,分离了,就得不到生命的本质。

生命如此,非生命的物质何尝不是如此呢。

水分子构成水系统,水分子本身也是一个系统,H2O。在系统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水可以有多种存在形式,雨、雪、霜、雹、冰,还有气。把系统打开,水成了2个H原子,一个O原子,没有了雨、雪、霜、雹、冰、气的存在方式,破坏了水系统与生命的联系,也把水系统毁灭了。

生物实验的医学认识方法,就是打开的方法,不断打开,不断细化,不断深入,象从整体联系,变为具体的实相。这样的实相,有物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没有生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方法是认识的手段或者途径。正确的手段和方法,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但并不能决定认识的正确性和真理性。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还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对象。认识对象的正确,远比认识方法的正确可靠得多,再正确的认识方法,对象错了,认识就必然错,而且是越深入,错得就越远。

生命的认识,只有以自然客观的生命为认识对象,才能获得正确的生命本质。认识活生生的人,形成具有生命本质的医学理论,认识就必须保证人的自然完整性和多维联系的客观性,也就是必须尊重活生生的人,尊重人的生存环境,了解人的生存状况。

文化认识,对象的客观真实是第一性的,方法手段是第二性的。以物质为对象,获得物质的本质化的认识;以尸体为对象,获得形态结构的认识;以人为对象,获得人的生命本质的认识。客观对象错了,有正确的认识吗?

西方文化看重方法,有专门的方法论,而且“在了解某种科学方法的意义时,会过高估计它的作用和有利条件,把它看作是唯一的和绝对的方法。”[1]世间有唯一的和绝对的方法吗?没有,连哲学也都没有“获得普遍有效这种褒奖”。[1]

人为自然立学,人为社会立学,没有人,一切文化都不存在。人之立学,具有动力学目的论的意义;学之所立,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差别。为什么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的生命,非白箱方法不可,非分解得七零八落不可?

医学的存在,是因为疾病存在,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人活着;医学的目的,在于防治疾病。人是活生生的人,人的疾病不会根据某种理论、按照某种标准发生,其本质只存在于就诊病人的体内,要做到“治病必求于本”,首先得保证我们认识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打开了的组织细胞,不能局限于局部的影像。

生命是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实质上是个不能打开的黑箱,打开之后,活生生的人这个生命系统就不存在了,获得的任何认识,都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认识。

西方“古代哲学非常重视确定现实界各现象的'原初实质’、'基原’、'始因’。唯物辩证法扬弃了这一散发着陈旧本体论气味的形而上学问题。”[1]

中医临床是把人当人的临床。人性医疗,从不把人当物,不把活人当死人,从来不找“原初实质”、“基原”,而是外在地观察疾病现象,运用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表里等理论,“各司其属”地进行病机分析,形成“知犯何逆”的证候病机结论,检验其结论的正确性,不是实验室,不是个别的指标,不是某个器官的影像,而是精气神的康复,是“阴平阳秘”的“形与神俱”,这就是为什么中医治病,身体会越来越好,疾病会越来越少,西医治病病会越来越多,身体会越来越差的生命道理。

再成功癌症手术为什么会转移、会复发?原因就是“阴平阳秘”的因应协调性的生命机制没有康复,没有解决癌症发生的生命问题。癌症是标,形成癌症的生命阴阳是本,生命阴阳没有康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手术切除了旧的,当然会长出新的。不光癌症如此,其它疾病同样如此。

白箱方法的形态理论,决定临床医疗的实际对象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实相。以形态实相为根据,形成对抗式、拆卸式、补充式、替代式的治疗。这样的临床医疗,如同割韭菜,长出来的割掉了,但根没有拔出,急性病成为慢性病,一种病成为多种病,癌症转移复发等情况就难以避免了。

白箱方法在物道是好方法,但在生命之道,则是很不好的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不破坏人的生命整体,不破坏天人合一的整体,有循证——中医理论、病机逻辑;有求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辨症——分析症状内涵的病机,从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现象和多维联系之中,求生命阴阳之本。这是一条符合生命客观、符合自然规律的医学之道

[1](苏)Π.B.柯普宁着.赵修义,王天厚,冀刚等译.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59,60,71.

(0)

相关推荐

  • 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 思维黑箱

    思维黑箱 看透事物本质的方法:溯因推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大胆假设: 思考第一个本质的方法 求同求异法.先归纳后抽象法 思考第二个本质的方法 5why提问法.穆勒五法.结构性分析法.系统性分析法 ...

  • 尊重人的中医文化起源

    尊重人的中医文化起源 目前中医式微,认识中医的立学基础,理解生命体验很重要,可以增强中医的自信心,挺直中医腰杆,理直气壮地遵循中医的基本观念.逻辑规则从事辨证论治的临床.不理解中医的立学基础,不知道懂 ...

  • 中医治证不治病

    中医治证不治病(黄开泰著) 第一章            证候立学的思考 一.证候的中医发生学意义目录 1.对症治疗的生命体验 2.病机理性的"证" 3.分道扬镳的西医 4.理论与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2

    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及其生存关系,有许多内容是不确定的.体质性格不确定,文化教育不确定,自然寒热燥湿的早晚微盛不确定,人生观念.生活状况和情感经历不确定,--.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活生生的人,面对受自然环境. ...

  • 治未病(完结篇)·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的文化之道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之道,中医的理论路线是把人当人.天人相应的生命路线.中医的进步是活生生的人的临床医疗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是辨证论治临床实践的病机理论的发展. 数十年来,物理法则 ...

  • 营养生命·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物也是有联系的,在地球没有生命之前,在没有生命的宇宙太空,物的联系.动态变化一直都存在.有了生命,物的联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物的化生.转化.动态平衡有了生命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地球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 藏脏之别·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西医的问题,说到底是文化的问题,与理性化了的人的本能之欲密切相关. 本能之欲有善恶,恶在物在利,善在命在爱.恶之欲理性化,以物为本,看得见.摸得着,形态为医学的客观基础.善之欲理性化,生命为本,立 ...

  • 尸体无病·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理性,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作用.大抵有两个基本类别:文化之术的理性与文化精神的理性.文化之术的理性在现世之用,文化精神的理性在主导"术"的发展,掌控"术&qu ...

  • 五藏中心·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文化之外,象不可胜数,有人自身反应出来之象,有外在于人的天文.地理.气候变化之象.物象.气象.星象,面相.形象.精神面貌,可以看见,可以摸着的,皆属于象.活生生的人感应之,各从其类,有五藏的不同:反 ...

  • 阴阳应象·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西方文化有数千年的信仰,但在这数千年中,有长达二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还常常因为观念.利益发生战争,进入工业化,热兵器.种族灭绝.世界大战等恃强凌弱的大恶之事更是层出不穷,还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

  • 生命之象·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思考生命.思考自然,是中华民族的本能习惯.<周易·系辞下>:"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意,以类万物之情.&q ...

  • 所以是人·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任何事物,都有象与本质.不同事物,象与本质不同.物有物象,有物质本质:生命有命象,有生命本质.宇宙万物,无不有物,生命也如此. 生命有物,但是有生命之物与无生命之物,活人之物与死人之物,是完全不同的 ...

  • 生命完整·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出,才能认知形态,若看不见.摸不着.拿不出,无法认识形态.认识,是人类发明创造文化的唯一途径.在认识之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自然自在的存在,认识之后,成为主观确定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