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中国家庭欠缺的“死亡教育”,可以这样讲给孩子
2020托德学院
「天生爱阅读」计划
我是Tina老师
童书编辑+儿童心理咨询师
你家孩子是这样吗?
到了两三岁,
突然对“死”开始感兴趣,
问出让大人无言以对的“死亡问题”。
托德老师讲过自己女儿个个的例子,
个个曾和奶奶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奶奶,我有爸爸,那你有吗?”
“有啊。”
“那他在哪里?”
“他去了天堂。”
“天堂好玩吗?好玩我也想去!”
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你和孩子之间,
你会怎么回答呢?
当孩子有了“死”的概念以后,
会开始对亲人去世产生恐惧,
这时候更是对家长的大考验。
那么,该怎么回答孩子的“死亡问题”?
怎么让孩子接受“永远的分离”?
一起读今天的绘本,
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

《爷爷变成了幽灵》/金·弗珀兹·艾克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我们的主角艾斯本,
故事开始的时候,
小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
▼

妈妈告诉艾斯本,
爷爷变成天使去了天堂。
爸爸告诉艾斯本,
爷爷要去地下,变成泥土。
对于爸爸和妈妈的说法,
艾斯本都无法相信。
▼

这天晚上,
爷爷竟然变成了“幽灵”,
来到了艾斯本的房间!
看到爷爷回来,还可以“穿墙”,
艾斯本非常开心!
▼

可爷爷却有点心神不宁,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还在这里。
▼

一本书上写着,
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一件事,
那他死后就会变成幽灵。
可爷爷不想一直做幽灵,
于是艾斯本就说:
“我们一起把你忘记的事找出来!”
▼

每天晚上,
艾斯本都帮爷爷回忆过去。
导致他白天状态不好,
爸爸妈妈把他留在了家里。
不过,
爷爷想起了好多以前的事情。
▼

晚上,艾斯本继续和爷爷在镇上转来转去,
也帮爷爷想起了好多事,
博物馆里的大象标本,
曾经看过的拳击比赛,
……
爷爷想起了好多好多事情
可里面没有一件是那件“忘记的事”。
▼

有一天,
艾斯本在外面等着爷爷,
可爷爷一直没有来,
艾斯本到处都没有找到他,
疲惫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没想到,
爷爷就坐在他房间的橱柜上笑。
艾斯本问:有什么好笑的?
爷爷说:
那件事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和你有关。
还差一点点就想到了,
爷爷让艾斯本再想想看。
▼

艾斯本想起来好多和爷爷有关的回忆
爷爷带自己去游乐场;
踢球踢坏了爷爷的郁金香;
一起看无聊的电影都睡着了;
……
爷爷突然不笑了,
他想起来是什么事了。
▼

“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
我的小艾斯本。”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爷爷和艾斯本郑重告别后,
安心离去。
而艾斯本,也终于要上学去了。

每次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泪都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所以,强烈推荐给你们,一定要看好吗!不仅仅因为它讲了一个治愈的故事,还因为它完美地完成了两个任务:
第一,让孩子温柔地理解死亡。
2~7岁的孩子,对抽象概念不能完全理解,无法理解一个人死亡意味着什么。
如果家长没解释清楚,会让小朋友觉得死亡就是永久隔绝,因而恐惧。这实际上是一种分离焦虑。
你可以通过描述花花草草的生命过程,向孩子解释“死亡”的生理过程,并且每种生物都避免不了。
然后通过这本绘本,告诉孩子:亲人的离去,和花花草草还有点不一样,并不意味什么都没有了。他们的回忆和爱还在,我们会以思念、照片、梦境等各种方式与之“重逢”。
第二,教你怎么缓解孩子的“死亡恐惧”。
在这个故事里,艾斯本和爷爷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等到爷爷最后真的和他告别的时候,他反倒接受了老人去世的事实。
这本绘本告诉我们,缓解孩子对死亡的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
接纳生命终究会逝去的事实,接纳悲伤情绪,认真告别,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向前的动力。


「天生爱阅读」推荐绘本:
2020托德学院「天生爱阅读」计划
我们备了一份超级大礼包
帮你的孩子6岁读完100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