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一本过线,却无法被一本高校录取,那划线有什么作用?

上了一本线却上不了一本批次招生的本科高校,上了本科线也不一定就能读到本科,这是很多高考生及家长非常郁闷的地方。记得2020年一位重庆高考生家长,孩子想报重庆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书上明明写着的条件的二本分数线即可,可是填志愿时发现,自己一本分数线上70多分也只能刚刚好,于是大声感叹,以一本线上70多分的成绩读了一个二本专业。这也是为何笔者一定要家长们自己熟悉志愿填报的简要流程与框架性的知识点,这才会不让自己无端地在“后悔”自己填报的志愿。

我们先看一个实例,2021年重庆高考物理类本科实际招生人数为7.06万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46分,过线人数为7.83万人,那么即使按高校略微扩招录取7.1万人左右,那还有0.73万本科上线的考生是无法被本科高校所录取,只能走专科升学之路。招生人数与本科过线人数之比为100:111左右。

为何一本或者本科划线要多划这么多人进去?大家都清楚,干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冗余量,不是所有的上线考生都愿意按照自己的分数去读本科。比如笔者知道的一位四川高考理科生,630多分,放弃了高考录取,甚至连志愿都没有填,觉得这个成绩离自己的实际成绩有很大差距,决定复读一年求得更好的成绩来夺得更好的大学录取机会。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有志愿没有填报好滑档的、体检要求不达标被退档的、还有高校录取增加招生计划的、按105%的比例投档的、……等等,上述情况都会要求高考各批次划线人数要高出实际录取计划人数若干数量为宜。

恢复高考40多年,高考录取经验表明,依据各省市数十万高考学生及各批次录取实际人数,划线标准按当年各批次实际录取人数的1.1倍到1.2倍左右为最佳,意思就是每招生录取100人,必须要有110-120人过线才能保证各高校能顺利完成当年的高考录取计划,这就是为何上一本线的考生,不可能都能被一本批次招生高校所录取的原因。

细心的家长们会发现,2021年重庆历史类实际招生计划人数为3.26万人,而本科划线456分,进入历史类本科线的考生人数3.93万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录取考生的位次应该在3.26万位为止,从3.26万到3.93万位之间的考生都应该没有机会读本科,但实际上是,即使排名在3.93万位名次上的考生,都有可能被本科高校录取,但可能排名全市第1万位以内的考生没有被录取。

这就充分说明,凡是划线进入各本科批次的考生,只要高考志愿填报合理,自己愿意接受这个分数对应的高校与专业层次,那么一定会有本科录取机会。但是,无论你考得多好,排名多高,但你的目标大学远远超过了你实际分数与位次对应的高校,如果你不愿意放低身段,那么你照样没有被录取的机会。

全国高考录取,无论哪个省市的哪个录取批次,划线进入人数肯定会超过实际招生计划人数,不可能相等,在实际录取招生过程中,如果做好实际划线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相等的话,那么肯定有高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任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