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评真诠》第一章,第一节

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今天以后,有许多自诩为科学人士的人,将中国传统的木火土金水阴阳五行社斥责为迷信。

个人觉得这种看法非常无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换用道家的说法,就是他们仅仅看到了事物最表层的名,也就是神神鬼鬼;压根儿就没有看到其内在的本质,也就是道。

八字命理入门课程

当然,限于篇幅及个人精力的原因,其内在的本质。这里就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后面的课程里肯定会涉及到这些东西。另外多说一句,现在非常流行的西方星座说。最根本的原理,其实也就是将中国传统的28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张翼轸等等,换了个名字而已。东西还都是哪些东西。

所谓迷信。是指不加判断,盲目地相信。很多自诩科学人士的人,对于他们所谓的科学,正是这个态度。他们用与这个态度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阴阳五行学说。

而我所接触到的几个职业从事阴阳五行方面工作的老师。则对自然科学持有非常愿意亲近的态度。并试图将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自然科学,比如人格、性格分析等等相融合。他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到底哪一方更迷信。

这些话并不是发牢骚。只是想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说几句话,做几句辩解,不愿意看到它们被淹没。阴阳五行学虽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开始正题,加粗部分为《子评真诠》原文。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唯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

木火金水。代表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土则是由木火金水四种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下面我们说到十干十二支的时候。或许也会大概说一下它们的含义。比如说,天干是天元,地支是地元,地支中所藏的天干,则是人元,也就是人的本性,是率天之性,与生俱来的。

开始读上面这段话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特别拗口,也非常难理解。这个没有关系,后面慢慢就好了,不要急。这段话中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非常核心的内容,也就是阴和阳的区别。

包括木气在内的五行之气,是在天上流动的。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五行之气也不能例外。所以木气又分为甲和乙两种,其中甲是阳气,乙是阴气。

其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等五行,和甲乙木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依理类推就可以了,这里不再多说。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有点片面。应该把它理解成甲是木之气,而不仅仅是乙的气;乙是木之质,而不仅仅是甲的质。也就是说,甲流动在天上,遍布四海,它代表的是一种向上的,蓬勃的生发之气;乙成形在地上是万木的枝枝叶叶。也叫做势。

气和势务必要弄明白。气是看不到的,很抽象的东西,流动在天上;质大多是能看到的,有了一定形态、成了实物的东西,也就是《子评真诠》原文中说的“质”。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五行与阴阳五行的来源

    人们常说"阴阳五行",实际上,从源头上说,阴阳与五行并不是一家人,只是到了后来才联姻融合为一体.至于什么时间"捏"在一块的,包括研究阴阳五行的专家学者们也没有得 ...

  • UC头条:八字查五行缺什么 五行缺失查询的方法

    在我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风水命理学,五行占据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完全不同,所以五行属性就完全不同,所以值得我们去探寻的,那么我们怎么从自己的八字查询五行缺哪个元素呢? 点击 ...

  • 子平真诠详解:第一章

    子平真诠详解 很多易友好学而苦于找不到门路.以致于学习起来很盲目,本来抱着学习的态度,但常常遇到的情况是众说纷纭,不但搞不清问题,反而弄得自己更糊涂了.每每看到,备感痛心.所以,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把学 ...

  • 子平真诠评注(第一~七章)

    子平真诠评注 一.论干支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阴太阳.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 ...

  • 短线看量技巧 第一章第二节指数上涨时量能

    短线看量技巧 作者 一阳著 第一章指数量能分析 第二节 指数上涨时量能 指数形成底部意味着主流资金已开始积极地建仓,庄家建仓后将会拉升股价,否则无法实现盈利,但庄家建仓后并不一定会马上拉升股价,还需要 ...

  • 《铁马金河——老兵传奇》第一章第一节:新郎逃婚(作者 耿家强)

    第一章,芙蓉城同仇敌忾 0, 引子 20世纪30年代.四川达县县城.城中地位显赫的是刘.汤.张.方四大家族. 东关的刘家出了个前四川省长刘文辉:南关汤家的浙江本家汤恩伯是蒋委员长的嫡系:张家是陕西外来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一节

    第一章  略说古印度宗教文化思想 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者,与印度固有之文明关涉颇深.故欲为印度佛教流变之鸟瞰,应一审佛教以前印度文明之梗概.&quo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二节

    第二节  印度古代宗教性的典籍 印度古代宗教,以婆罗门教为主.为最,其它宗教的出现,也是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事.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根本圣典是<四吠陀>.<四吠陀>由"吠陀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四节1

    第四节  各流派出现 之前,因<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四吠陀).<吠陀>末书(<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一章*四节2

    4.正理论派--正理,梵语为"尼夜耶",原义为论理,我国将尼夜耶译作正理.正理论的根本经典<正理经>,相传为阿义波达乔达摩所造.此派专作理论研究,最早渊源于对<吠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 第一章* 五节 1

    第五节  各流派思想概要 一.关于法体解读 法体,即指诸法的本体.古人在"万物有灵"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宇宙万有都有灵性,所以诸法本体便由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结合而有种种现象.但古印度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