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的教诲

父亲的教诲

小升初第一周,同桌素英对我说她是渭阳人,“我父亲以前就在渭阳供销社上班。”我对素英说。

素英把书包放在桌子上,抬起头,睁着大眼睛对我说:“阿泉是你父亲?他人可好了,村里好多人还想着他呢……”

忆起往事,我也好想父亲。父亲从来没打过我,但我犯错父亲知道了,就会把我叫到楼上去教育。

在我记忆中,父亲教育子女的方法与众不同。村里的老人路过家门,他总是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说:“吃饭了没有?或者说走慢一点。”我看到村里的人路过家门没和我说话,我也不打招呼。父亲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了,就说:“路过家门口的长辈,你要主动向他们问好。”

家门前有口井,父亲去上班前经常吩咐我们说:“有老人来挑水,看到老人要帮忙挑水,看到小孩要帮忙提水,有水桶掉井里,也要用晒衣服的长竹杆去帮忙钩起来。”(竹杆尾用绳子捆着钩专门用来钩掉井里的水桶)。

兄妹之间闹矛盾时,父亲总是先教育哥哥,然后再来批评我说:“哥哥让你做家务要听话,爱哭鼻不是好孩子。”最后还让哥哥给赔礼道歉,同时也让哥哥主动和我握手言好(这招没用,父亲上班后我会再次挨打的)。

教育孩子,父亲很少和我们讲大道理,但他会用实际行动来引导我们。父亲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就跟村里的阿荣老人学补鞋。十七岁去供销合作社上班后,每逢节假日,他都会让我们几个兄妹轮流给阿荣师傅端一碗面条或送好吃的糕点。有一次轮到我端面,碗面盖了一个荷包蛋实在太香了,当我走过水桥后,就把荷包蛋给吃了,回家后父亲问我肚子饿不饿?我说饿了,他就让我去洗手,结果我手上油油的没擦干净,父亲看到后说:“做人要诚实,我让你端面给阿荣叔公吃,你把蛋吃了回来要告诉我……”唉!当时我就想,还不如父亲打我一顿心里好受。

奶奶在家受了孙子的气,父亲知道了会先去安慰奶奶,然后再来教育我们。父亲不会打骂我们,但他会问我们说:“奶奶每天在家都做一些什么家务?”回答得出来,父亲就说:“知道奶奶很辛苦,要不要帮忙做家务?”然后就布置一些扫地、喂猪等活给我们做。如果过一周父亲回来,奶奶有表扬我们,父亲会买好吃的菜让我们改善伙食,如果还不听话,那就罚我们去捡几筐猪屎积肥,当然最经常出去捡猪屎的总是我。

父亲每周末回来,都要让我跟着他学做菜,可我当初才10岁左右,比家里的灶台高了一点。我很专心一边烧火一边仰起头盯着锅里,其实我没听父亲在教我做菜,因为我只想菜快点熟,想多吃一点。父亲还教我要自己动手洗衣服,放学回来养鸡鸭,妈妈不舍得我干这些脏活,父亲就批评妈说:“养女儿不学做家务,将来嫁人日子怎么过?”当时的我没有理解父亲的用心良苦,现在才知道他这都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很后悔当初没有老老实实听父亲的话,现在我也成不了贤妻良母。

在学习方面,大哥在我6岁时就去部队当兵了,父亲给三哥下的任务是,在家要教弟妹读书识字。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就教我们要给大哥写信,汇报家里的生活情况。记得我在信中用“你”字称呼大哥,父亲检查时看到了说批评我说:“这样没礼貌,要用'您’字称呼兄长。”我的字写不好,父亲也让三哥监督我要好好学写字。在父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下,我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这点对我来说真是受益无穷。

父亲在渭阳供销社工作了三十多年,1977年5月15日生病去世,40多年过去了,他的教诲历历在目。有一句教育名言: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父亲文化不高,我相信他是懂得这个育人的艺术的。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陈凤姐(陈红姐),网名迷恋军港,女,福建莆田人,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军到浙江舟山,现在从事财务工作。爱好文学,曾在《人民海军》报《舟山日报》《湄洲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随笔。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当一个订婚女孩,陷入不能生育的谣言

    "你姐离婚了."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哽咽. 我在班车上,想说些什么,却张不开嘴.姐姐离婚好像是我早就清楚的结果,可真等这一天到来,还是如鲠在喉.姐姐结婚是被逼的,被我妈逼的,而我妈 ...

  • 【重磅连载】王萍:水萍仙半夏 (1)

    王萍长篇小说:水萍仙半夏(1) 水萍仙半夏   一 公元1981年,冬. 万春县,碾夕村. "你要进山?过几天要下大雪,我这都快生了呀!" "都商量好了,只有这个时候大伙 ...

  • 龚浔泽:看得见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 ——写在奶奶去世三周年之际

    (一) 奶奶是2013年12月26日下午走的,那一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阳光很好,天气冷而不寒. 奶奶一生不愿意麻烦别人,作为一个长辈,更是不愿意给自己的晚辈们添麻烦.那一年,奶奶虚87 ...

  • 李丽丨老屋的故事(散文)

    记忆中的那座老屋陪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那里保留着我最纯真.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虽然陈旧点.窄小点,无法与现代高楼相媲美,可它有年代久远的故事,有丰富的情怀,有房前屋后的戏闹,院内母亲忙碌的身影, ...

  • 河粉文学沙龙II丁广锦散文父亲

    河粉文学沙龙让你的文字飞向远方...... 本栏编审:脱微娜   父 亲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爱如歌所唱,句句触动我内心那份柔软.父亲,与共和国同龄.翻开箱 ...

  • 父亲的教诲 | 段卫文

    戴上耳机听更嗨!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总教我写老家的地址,在今天看来,其意义深度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小的时候,我想多半是怕自个的孩子走失,可以用地址借助路人问路,寻回老家:长大以后, ...

  • 散文||父亲不再恓惶

    父亲不再恓惶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霜寒雨垂,我跪拜在简州早春冰冷坚硬的山地上,远处朦胧的丘陵滑进我迷茫的眼帘,近处墓碑两根燃烧的红色蜡烛缓缓叙说.天,我不知道亮了或者没亮.纸钱,被晨风裹挟着,飞过 ...

  • 阿根有||父亲的教诲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散文||父亲与杂交稻

    父亲与杂交稻 --谨以此文纪念袁隆平先生 叶震霄||安徽 我的故乡在皖南山区,长期以来缺耕地少粮食是我们最大的困扰.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开荒种粮.即便如此家中还是没有余粮,玉米 ...

  • 亲情散文|父亲

    父亲 1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父亲惟一的妹妹,我的姑姑,就要来我家看望他.她一来,从她进门开始,就会泪流不止,一双眼睛已经沉沉地凹陷下去,却饱含深情的望着自己的哥哥,哥哥的头发.眼睛.鼻子.脸.衣服, ...

  • 雷池诗社 | 小小作家◎朱雨彤【散文-父亲】

    小小作家 朱雨彤,女,初中,合肥市五十五中东校区. 父  亲 朱雨彤 那个夜晚,月光静静地洒落洁白的病床,父亲趴坐床沿上,脸上挂满了疲劳,但疲惫的身形并没有盖住父爱.女孩安静地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 ...

  • 【山西】杨慧丨散文/父亲的红毛衣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杨慧:1977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园林专业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热爱阅读,坚持写作,偶有散文,小说发表于本县刊物<西口文艺> ...

  • 姬永胜丨散文/父亲、儿子和我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姬永胜:永济人,现住垣曲,年逾知命,心如止水.在梦中,也不叨扰别人.宁可让真情的期待落空,也不想承受一丝假意的殷勤.去来总是悄然,最爱山水花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