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2021-05-16
2021-05-17 09:10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论语·子张》
【孔老师译疏】
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叔氏任用曾子的弟子阳肤做司法官,阳肤来请教曾子。曾子说:“在上位的人已经失去了教养人民走正道,民心已经离散很久了。如果你在审理判决案件时,应当慎重审问其实情,哀怜受刑的人,同情其无知而犯法,千万不要为破案而得意忘形。”
当时治国无道,人民苦不堪言,整个社会失去了教育,礼崩乐坏。没有接受过教育而犯法,不是人民的罪。法是不得已而用的。任何一个人受到法律的制裁,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任何一个人的犯罪,都会伤害另外一个家庭的幸福。避免犯罪,广为宣传道义,使人人相互尊重。有错的人都要接受教育,因为人人皆有羞耻之心。通过教育,让人明白不忍心去伤害别人,因而避免犯罪,达到无讼的社会。减少犯罪,避免犯罪,是执政者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人民如有困难,执政者就要主动帮助人民解决困难,引导人们走正道,施行仁政。司法官,是道德底线的守卫者,也是正义与公平的捍卫者。刑当,则民悫。
国家有正道,人民有正路,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幸福地自由延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