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左右《新世纪诗典人物幽默写意》
相关推荐
-
梅山写意 ❀ 艾蒿里的翠绿诗意(现代诗)
艾蒿里的翠绿诗意(现代诗) 文/梅山 在流年的枝杈上 我用春鸟衔噬的思念 长出一泉 相思的泪眼 春天的风 把一行行诗意 翠绿成一道 沃土上 阳光行走的风景 那是我 三千里乡思吗 被春风染绿 被春雨淋湿 ...
-
春光明媚好斗诗,来!#国画 人物国画#水墨写意
春光明媚好斗诗,来!#国画 人物国画#水墨写意
-
袖哀儿童诗选读(1)
点击↑↑↑ 蓝字"诗塾",品读纯正美好诗歌 袖哀,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文学硕士.自大学时代开始创作儿童诗,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 ...
-
新世纪诗典(第六季)【在寺庙 ——李异】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自2011年起,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栏目,每日推荐并点评一首优秀原创当代诗歌,在此基础上每年结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正式出版,此为第六本. ...
-
中国诗歌报:信阳市固始县诗人录(2)|李季——水浒写意(组诗)
李季:生于70年代,河南固始人,经商.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散文百家><散文诗><雨花><农民日报><大众日报><湖北日报 ...
-
人物写意丨艾蒿X王有尾X伊沙X朱剑X马非——我破译了诗人马非的约会暗号
英雄归来 艾蒿术后不久 穿着护腰回长安 参加诗歌节 久别重逢,我惊呼: 忍者神龟回来了 生活一种 近期越来越不好玩了 尽管如此 我感到欣慰 去年 王有尾每个月 和我打几次篮球 有酒喝酒,有肉吃肉 今 ...
-
范曾字画分辨
与当代画坛的许多人不同,范曾的画中并无西画的痕迹,他属国画中的"纯粹派",坚定的民族绘画精神守持者.他说:中国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舍笔墨而谈中国画,无异于舍语言而论中国诗. ...
-
新诗典陕西80后诗选丨西毒何殇/艾蒿/左右/袁源/焕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西毒何殇 只剩下烤红薯的炉子 还在路边 自己烤 炉子旁边 排起了长队 可是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有个女孩抱着纸盒 有个男人蹲在路上 卖橘子的担子 和臭豆腐车大声吆喝 傍晚的人流 把暮色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伊沙说典6
<新世纪诗典>第六季编选者序 伊沙 六年已至,比我开办之初计划的"上策"(三年)多出了一倍,业已完成了"十年大计"的五分之三,在泉城济南,沈浩波又放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阿文《典外之诗》
典外之诗 阿文 2006年秋,收拾完地里的庄稼,封存住了三十多年的老屋,携妻女一路南下,到了天津静海,孩子十二岁,还算顺利地办了入学,妻子换了几份工作,而我在一家汽车同步器公司,一干就是八年.八年的日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伊沙说典3
摄影:蒋涛 <新世纪诗典>(第三季)编选者序 伊沙 又是一年过去. 每一季结集时所做的序,都是我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是否美文倒在其次. 众所周知,<新世纪诗典>的工作核心是每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盛兴《什么是诗?什么是段子》
什么是诗?什么是段子? 盛兴 虽然仅有一百余年且历经浩劫和荒芜年代,但我想说中国新诗的发展不是慢了,而是出奇的快. 哪怕只有一个诗人写出了在这个世界处于先进位置.极具现代意识的诗歌,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霍俊明《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关于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 霍俊明 北京,方家胡同.这里灯光黯淡,雪还没有散尽,手里拿的这本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却越来越重. 伊沙编选的这部有着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摆丢《我的伊沙情结》
我的伊沙情结 摆丢 <新诗典(第一季)>出版了,内心激动,因为书中收录我一首<小虎>,我以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学徒入门的标志.早在1995年,那时20岁,在<军营影视>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新世纪诗典》活动海报
还有很多遗漏,请大家手中如有发给我,感谢!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摆丢《一条诗歌银河》
一条诗歌银河 --简评<新世纪诗典>第三季 摆丢 无疑,<新世纪诗典>已然是全球中文诗歌的第一平台! 容余先用两个比方来形容这个平台: <新世纪诗典>是潘帕斯草原的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宗月《新世纪诗典倡导什么》
新世纪诗典倡导什么 宗月 原来我写下的题目不是这个,叫<我与新世纪诗典>,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可能写得杂芜,不能反映我对新诗典的认知,所以我把题目改了.我与新世纪诗典同行的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蒋涛《大风~大风~》
大风-大风- --长安诗歌节第165场北京场小记 蒋 涛 2014年11月30日晚7点43分,伊沙突然打来电话,说刚到北京,住在炎黄艺术馆中国文学馆旁边,因为第二天同来的秦巴子和黄海要回西安,所以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