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1077,苏轼的抗洪笔记。

(0)

相关推荐

  • 少年说|| 琪琪(147):苏轼(五)

    苏轼来到了杭州,在这里他担任通判.通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掌管一些粮运.洪水.稻田等事情的领导.可别小瞧通判这个职位,对苏轼来说是非常考验他的能力的.所以这位诗文高手,是否也可以在领导岗位大显身手呢? ...

  • 苏东坡抗洪:“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南宋 马远 水图之黄河逆流 故宫博物院藏 1077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屡遭新党攻讦的苏轼自请外放徐州.到任两月,即忽然传来黄河于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的消息. 为防上游洪水和连绵暴雨对徐州造成危 ...

  • 苏轼徐州抗洪的启示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徐州任太守.上任不久,便遇到洪水围城,苏轼率领军民奋力抗洪,城池安然无恙,百姓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徐州地处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黄河和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东 ...

  • 徐苏05 一场利民工程的官场博弈

    徐苏05 一场利民工程的官场博弈 大堤初成,苏轼又将城中的官船和民船都集中起来,放于徐州城外沿,以缆绳串系,用来阻挡洪水冲击城墙的力度. 九月二十一日,聚积于城外的洪水水位已经涨至九米之上,所幸大堤已 ...

  • 徐苏04 草履拄杖泥淖行 苏太守彭城抗洪

    徐苏04 草履拄杖泥淖行 苏太守彭城抗洪 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六日,苏辙离开徐州,五日之后,洪水围城. 其实,这场水患在一个月前已有征兆. 七月十七日,苏轼得到消息,在徐州西北方向约六百里处的澶 ...

  • 【抗洪笔记】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深度感动

    窗外云海茫茫. 云和大山在搏斗. 一团一团的白云连成一片, 把大山按在地上. 大山难以喘息, 一动不动,听天由命,默默流泪-- 我没有心情写诗,我也想流泪. 因为我们今天要奔赴的地方, 被暴雨蹂躏得伤 ...

  • 【阳光专栏】念奴娇.辛丑抗洪颂歌(苏轼体)

    念奴娇.辛丑抗洪颂歌(苏轼体) 文/赵先顺 牛年伏夏,水倾中原地,雨如瓢泼. 九宇洞开洪兽下,一片汪洋难越. 桥断堤开,庄田淹浸,人在楼台咽. 江河成海,望中高树梢末. 且喜解放军来,急危之处,昼夜抢 ...

  • 洨河笔记:苏轼的苏邱

    梁东方 沿着洨河倾斜的河道从西北向东南走,要从市区方向去苏邱,首先要离开现在的洨河,转而向东.苏邱虽然也是发育在洨河平原上的古老村落,但是洨河故道已经被人工归置过的新洨河取代,苏邱距离现在的洨河也就有 ...

  • 读书笔记:《苏轼传》

    苏轼,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偶像. 苏轼通达时入居中枢,为帝王师,为文坛领袖:落魄则屡遭迁贬,以致万里投荒,潦倒无依.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经历,苏轼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超 ...

  • 98年抗洪,十大感人照片

    1998年的夏天,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突发全流域型特大洪水,其势之猛.流量之大,让人汗颜. 猛兽般的洪水冲破堤岸,摧毁房屋,卷走牲畜.工厂.良田,顷刻间便吞没地上的一切. 无数家庭围困家中,眼看洪 ...

  • 郑板桥(1693~1765)节录古文苏轼《答秦太虚书》

    郑板桥(1693-1765) 节录古文 节录古文苏轼<答秦太虚书> 图录号: 955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747,500(含佣金) 郑板桥(169 ...

  • 超级干货:高瓴资本张磊的投资笔记和思维导图

    超级干货:高瓴资本张磊的投资笔记和思维导图

  • 一则公报案例学习笔记:对修改股东出资期限应否适用资本多数决规则的思考|审判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第3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刊登了鸿大(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姚锦城公司决议纠纷上诉案,裁判要旨为:"公司股东滥用控股地位,以多数决方式通过修改出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