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徐州抗洪的启示

(0)

相关推荐

  • 苏东坡抗洪:“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南宋 马远 水图之黄河逆流 故宫博物院藏 1077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屡遭新党攻讦的苏轼自请外放徐州.到任两月,即忽然传来黄河于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的消息. 为防上游洪水和连绵暴雨对徐州造成危 ...

  • 中国古代抗洪简述

    上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与洪水抗争,加上当时以采集和渔猎维持生存,遇到洪水,只需"择丘陵而处之"就可以了,对洪水的态度是逃避. 到了神农时代,人们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阶段,开始 ...

  • 苏轼:几经生死的“乌台诗案”,起因竟是昔日好友的背叛

    熙宁六年,苏轼被贬杭州已经2年时间了,神宗皇帝仍然记挂着他作为"储相"培养的苏轼. 这一年,与苏轼同在崇文馆任职过的沈括奉命到两浙地区巡查农田水利的情况. 在沈括出发前,宋神宗单独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五篇:苏轼传之洪水孤城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五篇: 苏轼传 第 五章 明月黄楼 二 洪水孤城 熙宁九年(1076)岁尾,苏轼离密州任.他想赶到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与子由一家团圆度岁,然后再经由汴京赴任河中府(今山西省蒲 ...

  • 巨浪 1077,苏轼的抗洪笔记。

    "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1077 年 4 月末的一天,徐州府廨内新官上任.大名鼎鼎的苏轼来了. 6 年前,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屡遭新党攻讦的他自请外放.原以为这样可以躲过俗事的纷 ...

  • 苏轼离别徐州之际,写下了一首词作,纸短情长读来感人不已

    苏轼在晚年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都是苏轼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仕宦 ...

  • 从北京到徐州,经方医学启示记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73天. 每次的学习,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悟,感谢每次的学习机会. 我坐在最后一排,安静看着冯老,听着 ...

  • 怀古东坡——徐州苏轼纪念馆

    抗洪水 保万民 筑苏堤 利百年 建黄楼 镇水患 祈霖雨 抗干旱 平冤狱 爱黎民 访田舍 奖农耕 捕匪盗 保铁矿 找煤炭 惠一方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北宋眉州人,于 ...

  • 话苏轼与徐州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帝王之乡.历来风土清嘉.物阜民丰.人才蔚然.英豪辈出.千百年间,从徐州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的各界贤达,业已成为人民群众景仰追随的楷模典范,凝铸出青史留名的巍巍群像 ...

  • 江苏徐州燕子楼背后感人的故事,苏轼白居易都写诗词怀念的奇女子

    在江苏徐州有一座名楼:燕子楼,它是一座有故事的小楼.多少年以后的某一天,苏东坡在一个如水的夜晚,登临燕子楼,并夜宿在此,邂逅了这座隐藏着美丽故事的小楼.梦里他遇见了那绝色倾城.能诗能舞的关盼盼,她特意 ...

  • 云龙山——徐州主要景点之一,苏轼主政徐州期间,多次携友同游

    徐州,古称彭城,华夏九州之一,大汉龙兴之地,霸王眷恋之乡.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东可襟带淮海,西可逐鹿中原,南可直下江南,北可控扼齐鲁.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山河四塞,沃野千里,物阜 ...

  • 【阳光专栏】念奴娇.辛丑抗洪颂歌(苏轼体)

    念奴娇.辛丑抗洪颂歌(苏轼体) 文/赵先顺 牛年伏夏,水倾中原地,雨如瓢泼. 九宇洞开洪兽下,一片汪洋难越. 桥断堤开,庄田淹浸,人在楼台咽. 江河成海,望中高树梢末. 且喜解放军来,急危之处,昼夜抢 ...

  •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对于历史人物,中国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认知惯性. 其实,每个历史人物,其实就像我们这些平凡而自信的普通人一样,都是由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细微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