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一首冷门唐诗,句句惊艳,却少有人知

每天诗词猎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古以来,为情而伤、为情而死、为情憔悴的故事数不胜数。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中的双双殉情、陆游与唐婉的错错错、唐玄宗为杨贵妃而失江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是因“多情”而起。

唐诗宋词中的多情名句更是比比皆是。“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自古空余恨”、“无情流水多情客”、“多情却被无情恼”、“无情不似多情苦”、“英雄无奈是多情”等等,这些名句都在阐述着文人对“情”的感悟。

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首写多情的冷门唐诗——温庭筠的《和友人伤歌姬》:

"

和友人伤歌姬

唐·温庭筠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

温庭筠是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其诗风清婉精丽,尤善言情。这首《和友人伤歌姬》是为劝慰好友而作,当时温庭筠的一位好友心爱的歌姬去世,好友悲痛欲绝,日渐憔悴,温庭筠乃作此诗劝慰。

这首诗虽然成就不高,也比较冷门,但其词句清丽,颇为惊艳。首联“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以花和月起兴,通过大自然中的花开花谢月圆月缺表明人之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劝友人不可伤心过度。

下一联“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表达自己能够理解心爱之人去世的感受,无法阻止友人对歌姬的悼念,但花谢乃常有之事,人死也不能复生。颈联两句则是赞美歌姬的才艺和美貌,称即便是墓地的草也嫉妒歌姬婉转的歌喉和婵娟般的美貌,表达了对友人歌姬去世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一联“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直接劝慰好友节哀,千万不要像古时多情之情那般,自古以来,多情最是憔悴伤人。想必歌姬在九泉之下也不远看到他哀思过度而自损。

这首诗虽然不是唐诗中的一流之作,但从劝慰的角度却是难得的佳作,温庭筠在诗中穿插了对歌姬的赞美和同情,仿佛对友人的多情哀思感同身受,也就更能触动友人之心,达到劝慰的效果。

而从诗歌风格角度讲,此诗语言华丽婉转,气韵清新,读来句句都有惊艳之感,尤其结尾一句“自古多情损少年”更是深入人心,足以当得千古名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