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中共四大纪念馆,沪上首个国旗教育展示厅在此亮相

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四川北路1468号,201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展馆总面积约3040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厅面积约1840平方米。2017年11月,纪念馆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前身,是位于多伦路215号的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2011年,虹口区委区政府在原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北路绿地的改造及附属建筑功能的调整,开始筹建中共四大纪念馆。

纪念馆入口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川北绿地公园修复城市肌理与叠映当年会议召开时的路线。根据前人的回忆,设计师在历史地图上大致还原文字中记述的内容后,将这张历史地图叠合到四川北路绿地的平面图上,得出了一张符合文字描述的情景的新的场地平面。这张场地平面在随后的绿地改造中,被融合设计为相应的花坛、路径、小品。石库门造型的房屋图案、上海里弄、年轮大道等元素的注入,使参观者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当人们在进入绿地前往纪念馆的途中,仿佛来到了当时参会代表们所身处的历史年代。

中共四大纪念馆有一个主展厅、三个副展厅,完整再现了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的生动场景,详细描述了从中共四大筹备到召开的过程以及大会的历史贡献。展陈将场景与展览内容有机融合,让观众能清楚地了解四大召开的全过程。纪念馆主展厅为中共四大史料陈列,分为序厅“工农联盟”、第一部分“时局与形势”、第二部分“筹备与召开”,第三部分“发展与高潮”及尾厅。

纪念馆升级改造

2020年11月—2021年5月,为了迎接建党百年,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了展陈提升。布展提升后的中共四大纪念馆,包括基本陈列展厅、国旗教育展示厅、数字展厅、观众服务中心、“力量之源”书吧等展厅与服务设施。

1

现有展陈提升

在保持原有展陈大纲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展陈空间,调整参观动线,将主展厅面积由430平方米扩展至1049平方米;全馆展厅面积由1600平方米增加至2500平方米。

此次改陈着重突出中共四大的成就,扩大了第二部分“筹备与召开”的展示面积,通过文献、实物、造景、场景还原、影片等多种手段讲述四大召开的筹备、过程及主要成就。

在设计上,将石库门元素贯穿整个展线,包括了门厅天花上的动态导引、展览第二部分全石库门的场景等等,蕴含“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意义。穿过一扇扇石库门,观众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

同时,纪念馆增加了大量多媒体互动技术,提升沉浸式观展的互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展览中穿插有多处   “一对多”的互动体验,最大化调动观众的互动参与,实现“智慧”场馆。

纪念馆还对部分既有展品进行“升级”,新增一批艺术展品。比如,原本展出的中共四大与会代表老照片,以点雕艺术重新呈现,以水磨抛光天然纯色石材形成画像,克服相片年久发黄褪色的缺点,可永久保存。再如,新收藏了国画家张培楚的作品《表决》,画中生动描绘了代表们对大会文件及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表决的瞬间,使展陈主题更具象化、艺术化。

2

打造国旗教育展示厅

将原海派文化中心改建为国旗教育展示厅,展厅面积近1500平方米,分为“国旗诞生”“国旗飘扬”“国旗和我”三大展区。展览通过沉浸造景、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现国旗创作诞生的伟大历程和人民群众爱国旗的动人故事。展示厅展出了曾联松国旗设计手稿,三沙市、上海海军基地、兵器军工厂等征集的国旗原件等近100件展品。

3

扩建国旗广场

通过优化空间、绿植改造、重新修建旗台,扩建国旗广场。改造后的广场,面积增至1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人开展升旗仪式等活动。在广场内,还布设了“年轮大道,虹色足迹”“石库门到天安门情景党课”“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等红色纪念设施,进一步优化设计上海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墙,形成汇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红色主题生态区。

建筑文化与故事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四大会址原建筑毁于日军的炮火。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对中共四大的记忆,就像它的会址一样几乎一片空白。

新中国建立后,会址考证工作被提上日程。

四大会址的考证确认历经周折。1984年,担任中共四大记录和向导的郑超麟在调查人员的陪同下,实地寻访了当年的会址。随后,虹口党史办根据当事人回忆,经现场查看和一些旁证资料,于1987年确认如今的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为四大会址。但这个地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毁于日军的炮火,因此会址所处里弄长期无法确定。

会址所处旧里弄一度被认为是和平坊,不过,《虹口区地名志》相关条目记载和平坊“建于1929年”。后根据1929年6月出版的《上海特别市道路系统图闸北图》,中共四大会址所处地理位置对应的1929年的里弄是广吉里。检索申报数据库,与(东)宝兴路附近的“广吉里”相关条目,最早出现于1914年,最晚的为1932年,其中包括1924、1925年多项条目。最终确认,中共四大召开时会址所处里弄为东宝兴路广吉里。今年中共四大纪念馆经过历时半年的重新布展提升,以崭新面貌再次亮相,中共四大会址里弄名“广吉里”也正式发布。

打卡点

1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地点:中共四大纪念馆一楼入口处、尾厅

2

工农联盟雕塑

工农联盟大型雕塑,寓意着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群众运动的重要力量。

地点:中共四大纪念馆一楼序厅

3

广吉里

通过查找档案史料、开展考证研究,最终使“广吉里”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四大会址的里弄名得以确认。

地点:中共四大纪念馆一楼主展厅

4

会场还原

写满英文字母的小黑板、木桌椅、木地板等老上海石库门的元素,还原了当时会场召开的场景。

地点:中共四大纪念馆场景再现厅二楼

5

国旗

纪念馆以布展提升为契机,打造上海首个国旗教育展示厅,挖掘整理了诸多珍贵史料,并还原了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书房。

地点:.国旗教育展示厅一楼展厅

6

国旗广场周边红色纪念设施

以国旗广场改造为契机,纪念馆打造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连廊、“虹”色足迹年轮大道等红色教育和“大思政课”教学场景,形成红色文化矩阵。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9:00-11:30(11:00停止入场)13:30-16:30(16:00停止入场)

门票:免费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团队参观需提前预约)

中共四大纪念馆,联系电话:021-60821097

国旗教育展示厅,联系电话:021-60821053

周边打卡点

1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共七层,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进行国际当代艺术交流。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门票:成人票10元,学生票5元,身高1.1米以下儿童免票

电话:021-65876901

2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位于多伦路201弄2号。该建筑竣工于1924年。为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洋房,混合结构,建筑面积674平方米。

地址:多伦路201弄2号(近四川北路东江湾路)

联系电话:021-56960558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门票:免费

3

多伦路

原名窦乐安路,是虹口四川北路北端一条仅550米的小街。当年鲁迅等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历史地位,而如今街上星罗棋布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书屋文苑、茶室吧廊及古玩字画店等却又成为国内外宾客怀旧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消费的好去处。全天免费开放。

4

李白烈士故居

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一、二楼为李白生平事迹陈列室,序厅放置着玻璃钢制李白塑像,陈列图片内容分为投身革命洪流、战斗在敌人心脏、永不消失的电波三个部分,系统地介绍李白生平和战斗业绩,三楼恢复李白生前住所原样,有他发报用的电台、发报机、电讯器材工具等。

地址: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

电话:021-65403661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周一、日闭馆)

5

鲁迅公园

位于四川北路北端,总面积22公顷。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文娱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三大功能区域。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纪念亭等纪念性主题景点。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2288号

电话:021-56667122

开放时间:6:00-18:00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旅游线路

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多伦路——李白烈士故居——鲁迅公园

左联旧址: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昔日外滩一号楼,今日艺术新地标

探访40多年前复旦大学校长住所

项家宅院,沪上“最会拗造型”的老建筑

沪上古典园林之首秋霞圃

魔都复古地标思南公馆

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完工

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海之根,海派之源

嘉定孔庙: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

川沙这栋180多年历史的建筑

从“黑石”到“黑胶”

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

一座明代古典园林,隐藏在老城厢内的明珠

百年纱厂的时尚新生

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

高度632米!快来登上中国第一高楼俯瞰申城全貌,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猗猗绿竹、幽静曲水......这座独具匠心的明代名园,你可能去过

吴淞口灯塔:见证百年沧桑变迁的上海港航道守卫者

特别

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