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圃验方

一、连附龙磁汤

    [组成]  黄连3g  熟附片(先煎)9g  龙齿、磁石(先煎)(各)30g  蛤粉、天花粉、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各9g  白莲须6g  缩泉丸(包煎)9g。水煎服。

[功效]  清心泻火,温肾扶阳。

[临床应用]  主治暑热症。症见身热缠绵不退,头额干灼而两足不温,汗少,烦躁,口渴多饮,小便频多且清。若无汗或少汗,加香薷发汗祛暑;暑邪挟湿,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身热甚,加石膏泄热;发热经久,加银柴胡、青蒿、白薇以退虚热;烦躁甚,加莲子芯清心除烦;泄泻,去天花粉,加葛根升提;真阴不足,舌光不寐,加石斛、西洋参、阿胶、鸡子黄益阴。除内服汤剂外,另以蚕茧、红枣煎汤代茶,无汗可加淡豆豉同煎。本方以黄连清心泻火,附子温肾扶阳为主,佐以磁石、龙齿镇潜浮阳,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缩泉丸等温肾固涩,蛤粉、天花粉生津止渴。

二、六味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4.5~9g  细辛3g  干姜6g  姜半夏9g  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功效]  温肺化饮,平喘止咳。

[临床应用]  主治小儿寒喘。症见喘促气急,痰多而清稀,或咳嗽痰白,舌苔白腻,脉弦滑。若发热,加桂枝、白芍和营解肌;痰多,选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制南星、皂荚子等降气豁痰;寒喘兼有面色恍白,汗多肢冷,小便清长等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者,加附子、黑锡丹温肾扶阳,纳气平喘;寒热夹杂者,选加黄芩、生石膏兼清里热。

三、崇土化浊汤

    [组成]  茅术、白术(各)9g  厚朴4.5g  砂仁(后下)3g  陈皮4.5g  木香3g  茵陈15g  当归6g  赤茯苓、车前子(包煎)(各)9g  萆薢15g。另用生谷芽、熟谷芽(各)15g  生米仁、熟米仁(各)15g  煎汤代水,煎上药服。

[功效]  和中崇土,祛除湿浊。

[临床应用]  主治小儿黄疸,胃纳不佳,舌苔厚腻。若偏于湿热者,加山栀、川黄连清热燥湿;偏于寒湿者,酌减利湿之品,重用茅术、厚朴,或加入附子、干姜。本方由<<医醇滕义>>谷疸方去山栀而组成。方中白术、茅术、厚朴燥湿健脾;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茵陈、车前子、赤茯苓、萆薢清利湿热;当归入肝经,能养血活血;生熟谷芽、生熟米仁健脾利湿。

四、加减黄连阿胶汤

    [组成]  黄连3g  阿胶珠、熟附片(先煎)(各)9g  活磁石、龙齿(均先煎)(各)30g  鸡子黄(打冲)1枚。水煎服。

[功效]  泻有余之心火,补不足之阴阳。

[临床应用]  主治小儿素禀不足,久病伤正,久泻久痢等出现烦躁不安,夜不安寐,兼有四肢清冷、溺长、舌光、脉软等,属阴阳两虚者。本方由黄连阿胶汤去黄芩、白芍加附子、磁石、龙齿而成。方中黄连清心泻火,阿胶、鸡子黄育阴养血,附子温补肾阳,磁石、龙齿镇静潜阳。

五、姜桂黄土汤

    [组成]  炮姜6g  肉桂(后下)3g  灶心黄土(包煎)30g  水煎服。

[功效]  温中逐寒,止泻止吐。

[临床应用]  主治小儿虚寒泄泻,或兼呕吐,或兼腹痛多啼,或兼寐中惊惕、面青唇淡,有转成慢脾之势。若呕吐甚,选加川黄连、半夏、陈皮、砂仁、蔻仁、藿梗、竹茹之类;苔腻加茅术、厚朴;泄泻由脾及肾,面恍肢冷,选加附子、补骨脂、肉果;兼抽搐,选加磁石、龙齿、天麻、钩藤、制僵蚕、全蝎尾。本方由<<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化裁而成。方中炮姜温中止泻;肉桂暖丹田,壮元阳,散寒止痛。灶心黄土功能温中燥湿,止呕止血。

(0)

相关推荐

  • 【徐小圃:儿科方】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徐氏行医之初,曾偏重于 ...

  • 《伤寒论》中治疗不寐的方剂总结

    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 <内经>将不寐称为'目不瞑''不得卧',认为脏腑为邪气所客,卫阳行于外,阳不入阴导致 ...

  • 徐小圃医案

    案一.感冒     郭幼     一诊  发热三日,有汗不解,咳呛痰多,气促,面恍肢冷,舌白润,脉濡数.气阳不足,复感风邪,治拟温阳和营.     川桂枝4.5g  炒白芍4.5g  黄厚附片9g(先 ...

  • 徐小圃证治经验

    一.麻疹 麻疹俗称痧子,古代医家认为麻疹的病因由于内蕴胎毒,外感时邪,在病机方面则认为麻疹是蕴积君相两经之火,乃"火毒有余之证",因此,在治疗方面有"疹喜凉,痘喜温&qu ...

  • 徐小圃治验27方【转载】

    徐小圃治验27方 发表者:赵东奇 747人已读 案一.感冒 郭幼 一诊发热三日,有汗不解,咳呛痰多,气促,面恍肢冷,舌白润,脉濡数.气阳不足,复感风邪,治拟温阳和营. 川桂枝4.5g炒白芍4.5g黄厚 ...

  • 徐小圃先生运用附子经验

    徐小圃先生运用附子经验

  • 徐小圃先生运用附子、肉桂、益智仁、补骨脂、仙灵脾、龙牡磁石的临床经验。

    "附子"之用,但见一二症便是,不必患得患失 导读:今天学习徐小圃先生运用附子.肉桂.益智仁.补骨脂.仙灵脾.龙牡磁石的临床经验. 01 附 子 附子,辛.甘,大热,入十三经(十二经 ...

  • 徐小圃先生小传--名老中医之路

    [徐小圃先生小传]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 ...

  • 名老中医之路——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丽LittleLily2021-02-20 19:28:00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 ...

  • 徐小圃(1887~1959),上海著名儿...

    徐小圃(1887~1959),上海著名儿科中医.徐小圃曾为一位富翁治疗胸闷痰喘之症,处方为大黄半斤,数次分服,患者且疑且惧,但服后豁然痊愈,遂请教于徐小圃:"众医屡用不效,先生一味奇功,何秘 ...

  • 民国儿科名家徐小圃儿子徐伯远小儿腹泻经验

    导读:今天跟着徐伯远先生学习治疗小儿腹泻的中医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 1 我治小儿腹泻,除继承先父小圃公擅用之培补脾肾法则外,通过多年临床,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先谈对于中医泄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