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米芾:文人书法与性情书法
相关推荐
-
【汉字大讲堂】楷书,方方正正的傲骨(五)
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已经说得十分透彻了,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讲的是"物盛则衰"的道理,其实也是&q ...
-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仿三种行书,仿王羲之、仿苏轼、仿米芾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仿三种行书,仿王羲之.仿苏轼.仿米芾,选自<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全集-董其昌书法全集>.董其昌在书法艺术上非常勤奋,一生都在临池前人书法法帖,如王羲之.钟繇.颜真卿等,在其书 ...
-
一生都在为求官奔波的米芾,却因苏轼的一句话,达到了书法巅峰
米芾<蜀素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如今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着一副长284.3厘米,宽29.7厘米的<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在北宋时期,蜀地 ...
-
苏轼与米芾书法,孰高孰低?
石涛和八大的画,谁的造诣更高,抛出这种话题无异于引来一场骂战.高低暂且不论,即使真有境界层次一说,一比反而俗了.况且二人本来又是朋友,相互欣赏学习,可谓知己者也. 古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即如是也.然 ...
-
苏轼、米芾、赵孟頫都学他,他的书法岂能不美?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邕存世书作中,尤其以<叶有道 ...
-
苏轼和米芾——书法的“交往与较量”
宋四家的排名,一直有争议.争议最大的,要数苏轼和米芾了.当时的黄庭坚说,苏子瞻书法娟秀,本朝第一.后来的启功说,苏东坡的字初看有点意思,但再看也就那么点意思. 苏米谁第一,这里不讨论.一个无可辩驳的事 ...
-
书法含蓄美——为何黄庭坚逊于苏轼、米芾?
"我们不是否定黄庭坚的书法,黄庭坚也是一代大师.巨擘,但在相比之下,似乎觉得他有的地方,比如说过于的张扬."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082 ...
-
“当代米芾”曹宝麟,将性情字写成学问字,失去尚意书法的灵魂
原创2020-07-14 21:27·书法苑 在当代书坛,要说帖学的代表性书法家,大约曹宝麟先生算得上其中之一.曹宝麟的书法学习米芾三四十年,从来没有发生动摇,说他是当代学米芾的第一人,大约也是比较合 ...
-
苏轼与米芾的这两次握手,完成了书法接力棒的交接。
宋四家的排名,一直有争议.争议最大的,要数苏轼和米芾了. 书法家黄山谷曾经这样评价苏轼的字:"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 ...
-
UC头条:蔡京的书法造诣有多高? 恐怕直接碾压苏轼, 连米芾都要退让三步
宋朝的文人比较多,而且作品也是各有千秋,甚至后面的历朝历代都达不到宋朝时期的超高水准.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方面,宋朝人讲究的是一种雅客之气. 点击加载图片 北宋的蔡京,可能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大官.但据 ...
-
书坛最后一位书法宗师,书法功力超越了元明清,可媲美米芾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在古代时候,很少有人将一生的精力都灌注到书法之上,相反,在很多知识分子.文人雅客眼中,书法是微末的雕虫小技,是研究学问时捎带着的附属品,也可以 ...
-
以米芾为例,看看书法的72变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 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 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