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抵抗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相关推荐
-
抗栓药物联合PPI,应用上该注意什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抗栓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使用PPI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国人致死首要病因,规范抗栓是降低心 ...
-
卒中发生后,如何进行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3个方法,辅助判断如何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在患者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抗血小板药物的个体化应用是缺血性卒中患者一.二级预防的重点讨论内容.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 ...
-
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心脑血管 已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 <中国 ...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一图理清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
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它们分别作用于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抑制相关受体或酶,达到抗血小板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的粘附.聚集阶段. 今天,我们通过复习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掌 ...
-
颅内出血后抗血小板停用还是继续 RESTART研究有答案
对于闭塞性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一方面可降低主要血管事件风险,但另一方面可能增加颅内出血风险.更为难办的是,颅内出血存活患者,常常是出血和闭塞性血管事件风险均增加,抗血小板治疗是否安全,仍是未知.2 ...
-
神经综述:抗CASPR2抗体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及富含亮氨酸的神经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rich glioma-inactiva ...
-
靶向CD47/SIRPα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前言 1957年,Burnet和Thomas提出了"免疫监测"假说,认为免疫系统可以监测并消除"外来"病原体,包括表达各种肿瘤特异性抗原和非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恶性 ...
-
[202105综述]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癌变机制及内镜诊断研究进展
特别提醒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引用本文] 宋曜如,宋顺喆,宫爱霞.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癌变机制及内镜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8(5):412-415. DOI:10.3760/cma ...
-
抗结核药品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文章来源:中国防痨杂志, 2021, 43(1): 96-99. doi:10.3969/j.issn.1000-6621.2021.01.018 基金项目:"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 ...
-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一)
随着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了解不断加深,椎体终板作为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椎体终板位于椎间盘头尾两端,是椎间盘和椎体的连接部分.终板在椎间盘和椎体的松质骨之间形成一个结构边界 ...
-
前沿资讯 | 氯吡格雷抵抗时如何调整抗血小板药物?
血栓栓塞是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并发症.据报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期间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2%~20%不等.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6%,在使用血流导向装置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