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张永健辨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张永健,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55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从事 临床工作近60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本人跟随张师临证抄方多年,颇有收获,兹择其辨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l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以往称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中医谓之“血证、紫斑”,不仅囊括了肌衄、鼻衄、齿衄、舌衄、目衄、吐血、呕血、便血、尿血、崩漏等整个中医血证门类,还可以见到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发斑”、“葡萄疫”以及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等。早在《黄帝内经》即有关于“血溢、血泄、上下出血、呕血、衄、下血、便血、溲血”等病名记载,常见证型为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阴虚火旺、瘀血内阻。张师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总结,认为本病所涉及脏腑较多,五脏六腑均有涉及。病理因素以热、虚、瘀为主,而湿邪为患尤应受到重视。总的病机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言,可概括为“火盛”与“气伤”两方面,病理变化可归纳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两类。
1.1瘀血贯穿疾病始终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及血运不畅阻滞于脏腑经络中的血,本病以出血为主症,因此瘀血存在于整个疾病过程,是导致再出血的因素;另外气虚无力推动而血行受阻,血热互结而血行不畅等均可致血瘀,正所谓“血不自行,随气而行”、“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可见热、虚、瘀常相互为病。
1.2湿邪易致疾病缠绵  ITP以皮肤紫斑为主症,但临证常见患者伴有腹部不适、便秘、口臭、舌苔厚腻等症状,提示存在湿浊内困中焦的表现。原因可能为疾病日久耗伤气阳,损伤脾肾,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或部分患者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液停滞,化生湿浊。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有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特点,致脾气亏虚、脾阳不振,血失统摄,而湿性粘滞易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2辨证论治
  张师认为本病应遵从气血阴阳辨治,结合脏腑辨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为治疗大法,同时健脾化湿、化瘀凉血,对难治性病例可酌情加用雷公藤,提倡早期辨治,重视中西医结合及日常调护。
2.1主张“清、补”结合张老师认为该病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久病气血耗伤,渐成不同程度的阴血亏虚症候,临证多见气阴两虚及阴虚火旺证型,应“清、补”结合,由此确立益气养阴、清热凉血大法遣方用药治疗该病,方中重用黄芪、生地,佐以水牛角、紫草、猪苓、羊蹄根、补骨脂、景天三七等,扶正固本,防止血溢脉外。“补”应重视补气,首选黄芪,可用量至30~60g,必要时可选用黄芪注射液,黄芪主要成分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经过我们临床观察能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但朱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重用补气药同时需注意气郁化热、热盛动血。“清”重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正如叶天士说言:“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常用水牛角、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同时凉血止血须防留瘀之弊,当选用兼有活血止血作用的药物,如茜草、鸡血藤、丹参、三七、红花等。
2.2重视健脾化湿ITP患者多数病程较久,各种因素均可引起痰湿形成,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佐以健脾化湿之品。对于病情迁延难愈的难治性ITP患者更要加以注意,痰湿较重者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加减,以健脾化湿,利于气机舒畅。
2.3善用雷公藤对于难治性ITP,张老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加用雷公藤,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多甙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皮质激素样的治疗作用,无激素的副作用,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张老师同时也指出雷公藤毒性较大,内服宜慎,常用量为6~12g,需文火煎1~2小时。对肝功能异常、年轻患者禁用,要合理掌握雷公藤的剂量、用药间隔、疗程,定期监测副反应等。
2.4强调早期辨治,重视日常调护现代医学认为血小板大于30×10~/L可以观察等待,但张师认为西医主要考虑治疗的风险与获益,虽避免了治疗风险,但也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此时患者虽出血倾向不明显,但观其舌苔、脉象已有所表现,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主张早期即应积极辨治,防止病情变化,“即病防变”,治疗应以调理为主,根据病情或“清”或“补”,不急于提升血小板数量,重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张老师认为出血伴有发热、咳嗽、脉数等症者,病情较重,如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云“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平时需避风寒、慎起居,防止正虚复感外邪。此时可联合西药治疗,西药快速提升血小板,控制感染等,中药及时跟进,“减毒增效”,防止病情反复。

(0)

相关推荐

  • “五脏辨证”论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即原来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成人及儿童,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以持续性血 ...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思路与临床经验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约占临床 ...

  • 此食疗食材——专门针对“血热妄行”ITP病人!

    <沈氏尊生书>有藕汁膏:"用藕汁.生地黄汁二味,加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姜汁,白蜜煎熬而成.用时挑取一匙,留于舌上,徐徐用热汤送之.日服3~4次,对阴虚,肝旺,内热,出血的ITP患 ...

  • 『名医经验』李国勤辨治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验案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由肉芽组织或纤维化组织造成的部分或完全的细支气管或肺泡小管阻塞.在儿童中是一种 ...

  • 『名医经验』赵和平辨治痹证经验

    赵和平主任医师为湖北省名中医,从事风湿病临床研究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我们跟师多年,受益良多.现将其辨治痹证的心得介绍如下. 治风寒湿痹  突出温补肾阳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 ...

  • 『名医经验』朱良春治上消化道肿瘤经验(上)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从医70余年,在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一直随诊朱老身边,对于其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思路.经验有一定体会和心得,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中西医 ...

  • 『名医经验』朱良春治上消化道肿瘤经验(下)

    注重扶正与祛邪微观变化,强调顾护脾胃正气 李中梓<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虚贯穿肿瘤始终,正气不足,免疫功能失调,细胞增殖凋亡异常,才会导 ...

  • 『名医经验』从痰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举隅

    笔者徐昌伟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辨证论治治疗过程中,主要从痰论治治疗,以理气祛痰为法,根据不同时期 ...

  • 『名医经验』李应东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为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降压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降压作用虽然可靠,但有许多患者血压虽然得以控 ...

  • 『痴呆集』血管性痴呆的辨治思路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的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是我国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亦为临床上的 ...

  • 『偏方大全』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 ...

  • 『感冒集』甲流中医辨治思路

    高社光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邯郸市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组长.他不仅擅治内伤杂病,又被誉为治温病之高手.笔者有幸拜高社光之门下,常侍诊其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