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食堂,家庭厨房,秋季养生(秘籍汤谱,粥谱,菜谱,药膳。齐了.......)

秋季如何养生
时值秋季,虽然我国有些地方还处于高温,但毕竟节气到了,这时身体的保养应以防秋燥为主。据统计,有80%以上的人在秋天里患有不同程度的秋燥症。秋燥症,中医认为是人们在秋季里因感受燥邪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症。有秋燥症的人除应及时进行医疗外,科学地进行食疗也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秋令不养生,燥邪最容易伤人津液,会经常引起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秋季不宜过于进补,适合平补。
1、利用平补食品进行食疗:
人体在经过夏季的大量汗液排泄之后,津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进入秋季后,要通过多食用一些平补食品及时给予补偿。例如,用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150克共煮,鸭肉熟后饮汤食肉,可补充人体阴气不足;用芡实与瘦猪肉炖服,对神经痛、头痛、腰腿痛等疾病则有明显的疗效。进入秋季后,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鸡肉、猪肝、鲜鱼、葡萄、核桃、芝麻、大枣、板栗、莲子、山药等平补食品,以增强体质,促进慢性疾病的康复。
2、利用清润食品进行食疗:
在这一时期最好多吃雪梨、鸭梨等。生食能够清火生津,熟食可以滋阴润肺。可用抠掉核的雪梨一个,将3克川贝粉和10克冰糖混合后,轻轻纳于梨中,隔水蒸熟后,食梨饮汤水。在秋季里,为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宜多饮水,多食用豆浆、炖菜、稀粥等,还可以多吃些苹果、西瓜、桃子等水果,及萝卜、白菜、豆腐、莲藕、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对于老年胃弱者,可以采用晨起食粥法以养胃生津,如芡实糯米粥、百合粥等,这些都是益阴养胃的佳品,能够起到抑制秋燥的良好效果。
健康提示:
进入秋季后要少食或不食辣椒、生姜、生蒜、生葱、胡椒等燥热之品,对于有饮酒、吸烟等嗜好的人,更要注意特别节制。

滋补方
  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叶,水煎服。清燥救肺,适宜于温燥伤肺,或肺燥阴虚,干咳无痰,咽燥口干,心烦口渴,大便干燥,舌干边红,无苔或少苔,脉虚数。本方宣中有清,清中有润,燥邪得宣,气阴得复。
  琼玉膏鲜生地汁1000克,人参末50克,白茯苓末200克,白沙蜜1 000克共拌匀,入瓶内,封口,置锅中隔水蒸3~5小时,停火。一日2次,每次1匙,温开水冲服。养血滋阴,润肺健脾,益气启智。久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消瘦乏力尤宜,补土生金。
  百合地黄解郁汤百合、生地黄、郁金、真珠母、合欢皮,水煎服。养血润肺,解郁安神。适用于更年期妇女,焦虑失眠多梦,或抑郁多疑,咽干口燥者。或加沙参、石斛、玫瑰花。  
药膳方
  甲鱼山药杞子汤三物洗净处理,入锅内加水炖煮至甲鱼肉熟。润肺健脾,滋肝益肾。凡阴血不足者皆宜服食,尤适用于慢性肝炎、贫血、肝硬化等病症。
  生炒鲨鱼鲨鱼肉切片。姜丝适量,放油锅内稍煸炒,入鲨鱼肉炒熟,加调料调味。可增强免疫,适用于肿瘤患者气阴不足者。
  虫草炖鸭野鸭1只,洗净,冬虫夏草10克放鸭腹内,隔水蒸熟,食盐调味。气阴不足患者可用,润肺益肾,补虚和胃。尤宜于肿瘤病人食欲不振,虚乏失眠者。
  柏子仁炖猪心猪心一具,洗净,剖开,加入柏子仁15克,放碗中加调料、水,隔水蒸熟。养心润燥,益智宁神。适用于阴虚心慌、健忘、失眠、盗汗潮热者。  
水果食疗方
  山楂肉汤山楂50克洗净,加水煮沸后,加瘦猪肉(洗净)60克,炖煮至熟,调味食用。有降压、降脂作用。
  苹果消斑汁苹果1只,胡萝卜20克,芹菜30克,梨1只,柠檬(去皮)1/6只,共榨汁饮用。每周3~5次。可美容,消除面部雀斑。
  猪肺梨汤猪肺一具,洗净切片,梨2只,去皮切片,川贝母10克,冰糖适量,加水炖煮2小时后分服。润肺、止咳、祛痰,尤其适用于老人干咳。
  橄榄葱姜茶苏叶、橄榄、葱白、生姜适量,水煎服。清宣肺燥,健胃和中。宜于凉燥感冒初起。
  香蕉茶香蕉(去皮)50克,切碎,绿茶5克,冰糖适量,水煎代茶。常服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亦适宜于高血压患者,便秘者更适用。
  石榴含漱液石榴籽,加水煎汁。时时含漱,可咽下,亦可吐出。适宜于口腔炎、黏膜溃疡、咽炎、扁桃体炎。
  腐皮白果粥白果仁10~15克,豆腐衣30~50克,粳米30~60克,加水煮粥。益阴敛肺,止咳定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期尤宜。5~7天为一疗程。
  柿饼罗汉汤柿饼、罗汉果、冰糖适量,水煎取汁服。干咳久咳者尤宜。
“燥”亦有别
  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秋初骄阳高照,干旱无雨,多为温燥;秋深初凉,西风肃杀,多为凉燥,又称风燥。“燥”盛则干,故多见口干鼻燥,咽干唇焦,咳嗽少痰等症。但凉燥常有鼻塞,舌质正常;温燥常有口渴,舌边尖红,脉有数象。

秋季养生食谱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易生藕,秋凉易熟藕,生食易鲜嫩,熟食易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蛇肉:在驰名南国的菜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润肤止痒粥

适应症:皮肤干燥、搔痒脱屑、大便干燥等属肝肾不足者。

材料:炙首乌5钱、百合3钱、白果2钱、黄精5钱、红枣10颗、梗米(糙米)1杯、蜂蜜适量。(4~5天份)

做法:将炙首乌、黄精放入纱布袋内。锅内加1

杯水与上述药材、梗米熬煮成粥,待凉后加入蜂蜜调味后即可食用。

清蒸鲈鱼

适应症:这道菜味清淡,鲜美,适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及易水肿的体质者。

材料:鲈鱼一条约1斤,姜3~4片,调味料为盐及米酒各少许。

做法:鲈鱼去内脏、洗净,用盐及米酒抹匀、腌几分钟。

姜带皮洗净,切片或切成姜丝,铺于鱼上,放入电饭锅蒸即可。

滋阴银耳羹

适应症:适于疲倦少气,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等症状。

材料:沙参2钱、新鲜山药半斤、玉竹5钱、麦冬5钱、红豆1两、白木耳15克(干品)及适量冰糖。

做法:先将山药洗净,切块,白木耳泡软。将沙参、玉竹和麦冬放入药袋中,加适量水熬煮约1小时,汤汁备用。将红豆放入锅内,加水浸泡1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10分钟后,熄火焖约1小时。药汤开大火,加入红豆、山药及白木耳,煮滚后转为小火,熄火后焖约30分钟。

.甜醋莲藕片
  原料:莲藕360g,红、白萝卜各120g,红甜椒少许,冰糖2茶匙,白醋3汤匙。
  做法:莲藕切薄片、汆烫后备用;红、白萝卜切3公分细长条状,用盐腌拌至软化;取出莲藕薄片滴干水分和红、白萝卜一起用调味料拌匀、腌制约2小时;切少许红甜椒点缀即可。
  点评:130卡路里,蛋白质3g,脂肪0g,糖类30g。
2.五色益气蔬菜卷
  原料:高丽菜150g,芦笋60g,红萝卜60g,马铃薯120g,木耳60g,蛋3个,盐、糖适量。
  做法:高丽菜洗净、剥成片状、热水烫软备用;红萝卜、马铃薯洗净去皮、切长条状备用;木耳、芦笋洗净切长条状,汆烫一下备用;起油锅煎蛋后切长条状备用;用高丽菜将材料包入并卷成蔬菜卷、切段、摆盘。
  点评:110卡路里,蛋白质5g,脂肪8g,糖类6g。

3.腐竹白果鹌鹑汤
  原料:腐竹1张,白果75克,荸荠150克,薏米38克,鹌鹑2只,瘦肉225克,陈皮1小块,盐适量。
  做法:腐竹洗净剪碎;白果去壳、去衣和去心,清洗干净;荸荠去皮,洗净切半;薏米洗净;陈皮浸软刮去瓤;洗干净鹌鹑和瘦肉,汆烫后再冲洗干净;煲滚适量水,放入腐竹、白果、荸荠、薏米、鹌鹑、瘦肉和陈皮,水滚后改慢火煲约2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点评:吃过多煎炸食物,可能会令口腔及嘴角溃烂发炎(称口角炎),饮用腐竹白果鹌鹑汤,可减少此种情况出现。

榴莲核:温补肾

榴莲营养十分丰富,广东人称:一只榴莲三只鸡。其果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壮阳助火,如产后虚寒,亦可以此作补品。

同样,榴莲核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广东民间就有用榴莲核煲汤的做法。相对榴莲果肉,榴莲的核质较温和,晒干煮汤有补肾、健脾的作用。

食疗:15克榴莲核、2两瘦肉、适量桂圆肉,加水煮,可温补肾。

桃仁:活血散瘀

桃核去掉硬壳后的种仁,中医称桃仁,具有破瘀行血、润肠之功效。因此,瘀血积滞之经闭、痛经、产后瘀阻之腹痛,跌打损伤之瘀痛等,皆为桃仁主治之症。同时,桃仁还可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对于呼吸器官有镇静作用。民间还有用桃仁浸酒,治疗跌打扭伤肿痛。

食疗:

①10克桃仁(将其打碎)、甜杏仁、2颗蜜枣、瘦肉2两,加水煮,可化痰通便。

②用桃仁、生姜、红枣各10克,米酒30克,加水煎服,对产后腹痛、血瘀腹痛,颇具疗效,孕妇忌用。

荔枝核:理气止痛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荔枝果实的成熟种子,和桂圆核的药用价值类似,主治胃痛,疝气痛,妇女气血刺痛。可理气止痛,驱寒散滞,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气疼痛、睾丸肿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胃脘胁肋疼痛,及气滞血瘀之经前腹痛、产后腹痛等症。

食疗:

①15克荔枝核(将其打碎)、瘦肉2两、蜜枣2颗,共加水煮。

②取海带50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15克,共加水煮,每日饮服1次。

芒果核:清肠胃

芒果内含蛋6%白质、16%脂肪和69%的碳水化合物,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其核仁同样可入药,有开胃键脾、祛湿、清热解毒、化气化滞,清肠胃等作用,其果皮还有利尿作用。

食疗:

①15克芒果核、30克麦芽、30克谷芽、2颗蜜枣,共加水煮,当茶来饮用,可开胃、消滞。

②患慢性咽喉炎、音哑,用芒果煎水,代茶饮用,可去炎消哑,使嗓音甜润;

杏核:滋润养肺

杏核去壳的种仁即为杏仁,分苦甜两种。苦杏仁又称北杏仁,一般栽培的家杏仁甜的较多。据中药学记载,苦杏仁有毒,甜杏仁无毒,因此儿童用药最好选甜杏仁。

甜杏仁功能滋润养肺,下气止嗽。专治虚劳久咳,胸闷不畅,大便秘结等症。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痰多咳喘,感冒咳嗽之症,都可服苦杏仁。另外,由于含油质润,杏仁还适用于胸燥便秘,

食疗:一般用甜杏仁,6~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DIY蟹腿冬瓜羹
原料:
  冬瓜1节(约600克)、蟹腿肉1/2盒(150克)、姜末1匙、水约8碗、淀粉水适量、蛋白1个
  辅料:
  盐适量、酒1大匙、白胡椒粉适量
  做法:
  1、冬瓜去皮去子切小方丁,加水及姜末煮至冬瓜变透明状。
  2、以盐、酒调味后用淀粉水勾薄芡,再将蟹腿肉一个个投入煮熟,最后将蛋白打散淋入搅成蛋花,熄火后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秋季防燥 冰糖银耳炖雪梨
进入秋季, 但北京的天气开始变得干燥了,嘴唇经常不知不觉的就裂了一道口子,所以这个周末,做道冰糖银耳炖雪梨,好好滋润一下吧!
  1,洗好的雪梨,切好去核的图片忘记了,呵呵。
  2, 水发过的银耳。自然也要切成小朵喽。银耳是妈妈从老家带来的,亲情牌的,分外不同!
  3, 切好的雪梨和银耳一起加水和冰糖,放奶锅里大火二十分钟,小火再十五分钟。水盖过原材料二指距离就ok了。

火锅菊花鱼片
配方:鲜菊花100g,鲜鲤鱼500g,鸡蛋2个,鸡汤适量,盐、料酒、胡椒面、香油、姜、醋等。

  制法:将白菊花,去蒂,摘下花瓣,拣出那些焦黄或沾有杂质的花瓣不用。

  将留下的花瓣放人冷水内漂洗20分钟,沥尽水分备用。

  将鸡汤、调料一并放人火锅内烧开,将鲤鱼切成薄片备用。

  将火锅盖打开,把鱼片投入汤内,待5—6分钟后,打开火锅盖,再抓一些菊花投入火锅内,立即盖好,再过5分钟则可食用。

  食用时,可将煮熟的鱼片和菊花瓣放在香油里沾过再吃,这样可防烫嘴。

  功效:祛风明目。适用于头昏晕、目干涩、高血压、视物模糊等症。

滋阴银耳羹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养血。
适应症:适于疲倦少气,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等症状。
材料:沙参2钱、新鲜山药半斤、玉竹5钱、麦冬5钱、红豆1两、白木耳15克(干品)及适量冰糖。(4~5天份)
做法:
1. 先将山药洗净,切块,白木耳泡软。
2. 将沙参、玉竹和麦冬放入药袋中,加适量水熬煮约1小时,汤汁备用。
3. 将红豆放入锅内,加水浸泡1小时,开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10分钟后,熄火焖约1小时。
4. 药汤开大火,加入红豆、山药及白木耳,煮滚后转为小火,熄火后焖约30分钟。
秋季养生茶:桑菊茶
功效:润肺止咳、清利头目
适应症:为秋季常用养生抗感冒方,一般人均可食用。如果体质较虚寒,可减少绿茶冲煮时间,以免过于伤阳气。
材料:菊花20克、桑叶20克及绿茶15克。
做法:将这三样材料放入清水烧开,去渣,即可饮用。
清蒸鲈鱼
适应症:这道菜味清淡,鲜美,适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及易水肿的体质者。
材料:鲈鱼一条约1台斤,姜3~4片,调味料为盐及米酒各少许。
做法:
1. 鲈鱼去内脏、洗净,用盐及米酒抹匀、腌几分钟。
2. 姜带皮洗净,切片或切成姜丝,铺于鱼上,放入电饭锅蒸即可

秋季养生粥食谱

沙参粥:沙参20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梨汁、藕汁、冰糖适量。沙参、麦冬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梨汁、藕汁、冰糖煮粥食用。主治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每日1剂。

桑仁粥:桑椹子2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桑椹子浸泡洗净,与糯米、冰糖煮粥。主治肝肾血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肠燥便秘。每日1~2剂。

白果粥:白果适量、豆腐皮50克、粳米100 克。白果去心、壳。与豆腐皮、粳米煮粥。主治肺虚咳喘、神疲力乏、痰白而稀。每日1剂。

田鸡粥:田鸡1只、乳鸽1只、猪脚骨1条、鸡爪2只、糯米50克、姜丝适量。田鸡、乳鸽洗净切小块,与猪脚骨、鸡爪、糯米、姜丝煮粥。主治软骨症、发育不良、双足无力、气血不足、最适宜少年儿童食用。每日1~2剂。
首乌粥:首乌60克、红枣10个、粳米100克、红糖适量。首乌、粳米、红枣(去核)洗净,煮成粥放入红糖煲沸食用。主治肾气亏损,脾虚体弱,面色无华、皮肤干燥、面容憔悴、发早白、劳累过度、精神疲乏、饮食欠佳。每日1剂。

百合粥:百合6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百合、糯米洗净,煮成粥加糖煲沸。主治脾胃虚弱,心气不足、急躁梦多、神经衰弱、燥热咳嗽。每日1剂。

贝母粥:贝母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贝母去心研成末,粳米煮粥,粥稠时将贝母粉、冰糖加入再煮片刻食用。主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肺热咳嗽、咯痰稠黄、咽候肿痛。每日1剂。

莲子粥:莲子肉30克、莲须12克、百合30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莲子、红枣去心去核、百合、莲须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沸,鸡蛋去壳入粥,蛋熟即可,加糖调味。主治心中烦闷,心悸心慌,多梦易醒。每日1剂。

黄精粥:黄精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加白糖即可食用。主治肺阴不足、干咳无痰、痰中带血。每日1剂。

胡桃仁粥:胡桃仁30克、粳米50克。粳米煮成稀粥,胡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粥中,用文火煮致稠粥,以表面见油为度。主治肾亏腰痛、慢性便秘、小便淋沥。日1~2剂。

双银汤

  原料:银耳、白萝卜、鸭汤
  做法:将萝卜切丝,银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清炖,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功效:白萝卜可以清热祛痰,银耳可以补肺气,鸭汤性温,三者结合在一起,是老少皆宜的佳品。
  针对人群:有“气管炎”病史及整日口干舌燥爱上火的人。

  双耳梨羹

  原料:银耳、木耳、梨
  做法:取足够量的银耳、木耳、梨一起放入搅拌机里搅拌,每天晚上临睡前饮用一杯(200毫升)。
  功效:银耳补肺,黑木耳补肾,梨可以润肺,坚持饮用对治疗便秘有显著效果,还能起到养颜的作用。
  针对人群:忙碌的上班族以及爱美人士。

  凉拌茄子

  原料:茄子、橄榄油
  做法:先将茄子蒸熟,再放入橄榄油或玉米油凉拌。不可放大料、花椒等味较重的调味料,保持口味的清淡,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蒜蓉、虾皮等。最后一定要将茄汁也喝掉。
  功效:茄子在国际医学界公认的14类养生食品中列第一位,富含大量维生素,长期食用能够起到长寿、养颜的作用,还能够静心宁神。
  针对人群:注重养生的人和睡眠不好的人。

  三红粥

  原料:紫米、大枣、枸杞子
  做法:将紫米、大枣、枸杞子一起熬,用量为6:1,即紫米6两,大枣1两,枸杞子10克。要温热喝。
  功效:三者皆能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常喝可以补肾、健脾。
  针对人群:体寒,经常手脚发凉的人。

1.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2. 芝麻粥:捣碎芝麻与大米同煮,可治眩晕、记忆力衰退、须发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细末,待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寿延年,还可润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对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疗效。

3. 牛肉粥: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4. 乌鸡肉粥: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

5. 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 润肺生津,滋阴养胃,补脑强心。

6. 胡桃粥: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 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8. 胡萝卜粥:取新鲜胡萝卜切碎, 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