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相关推荐
-
李叔同: 出家缘起于养生断食法
今年是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1916年37岁的李叔同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 ...
-
弘一法师 | 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鲁迅: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周恩来对曹禺说: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国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赵朴初 ...
-
典史看人: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看国难之际一个浪荡富家子的表现
李叔同填词的<送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不知哪个有才人,把第一句改了 ...
-
弘一法师生母王凤玲:17岁嫁六旬老汉,死后葬礼上其子抚琴高唱
1905年3月10日(另说5月),王太夫人王凤玲在上海城南草堂辞别了人世,她死时,她此生唯一的儿子李叔同不在身边.当时,他正上街置办棺木. 人都说养儿防老,可王凤玲辛苦养大的儿子,却终究没能给她送终. ...
-
弘一法师:谈写字的方法
▲ 行楷大德堂横幅 12.5×30cm 释文:大德堂.清辉居士属.乙亥,一音.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于写字的方法>. 我想写字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讲 ...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普陀山 #弘一法师
-
弘一法师处世箴言与禅画,与君共赏!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 ...
-
弘一法师的书法禅境
空山幽禅 巫娜 - 空花梵行 李叔同,他早岁以书艺驰誉当世,出家后持戒精严,并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其实 ...
-
弘一法师原来这样临帖
2018-09-25 10:55:40 弘一法师,即在俗时声名隆盛的李叔同,在近代中国的佛教界和文艺界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流人物.他世寿六十三岁,僧腊二十五年,出家时正当中年壮岁.其前半生,由富家子弟而翩 ...
-
弘一法师日志揭秘:断食引发身心变化极大,期间曾发誓皈依日本教
百年前,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师还在俗时,曾在杭州虎跑寺进行过一次断食.不凑巧的是,正是在这次断食后不久,他毅然决然地抛却俗尘剃度出家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俗尘已有名有利的弘一之所以在38岁这年抛妻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