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太阳中风证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笔记(1——10条)
《伤寒论》笔记(1——10条)
-
《伤寒论》002期 | 郝万山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释: 脉缓:与紧脉相对而言,指脉象松弛,弛缓,柔软,非指平人脉来四至,从容和缓之缓脉.在"太阳病"三字的前提下言 ...
-
【经典自学】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释义]本文提出太阳病的基本证候是脉浮.头项强痛与恶寒.头部主要是后头部头痛,而恶寒,而字在这里是个进层连词,一定伴随恶寒 恶寒: & ...
-
咳喘经久不愈,西医遍查无果,经方三剂得效
第645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现在的中医形势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医,热爱中医,但我知道,大部分喜欢中医的人,并不喜欢中医纷繁复杂的理论,而是喜欢中医实际的疗效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这是开始分门别类的论述太阳病了. 通过第一条,可以判断出太阳病,也就是具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特点的,那就是太阳病了,太阳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大家好,我们上课. 下面我们就看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第9页的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首先确定了病位在太阳这个太阳病 ...
-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中医执业医师常考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诊断学>,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主要 ...
-
太阳中风证四字歌诀
风邪伤卫,名为中风, 营卫不和,病性表从, 脉象浮缓,汗出恶风, 桂枝汤用,定见奇功.
-
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延伸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而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一条是对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延伸.提到中风,首先应该想到,前几天讲的,脉浮,发热,汗出,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0 — 太阳中风证治
第10 讲太阳中风证治 刚才我们谈了,"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7 日愈,发愈阴者6 日愈.谈到了7 日愈和6 日愈的问题,一个外感病是不是会7 日愈.或者6 ...
-
中医入门(35)太阳病之太阳中风与桂枝汤
太阳中风是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 太阳系统承担着人体机能的三大主要功能.保护人体的防御功能,温养肌肤腠理的功能和管理毛孔开 ...
-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
学经典悟经典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
学经典悟经典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其证备,指具备太阳病的症状,如头项强痛,恶寒等:身体强,项背强几几(打不出字,以几代),脉应浮,而反沉迟,沉为 ...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提纲条文是太阳篇的代表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六气之一,三阳之一,巨阳也.寒水,五行之一,至阴至柔.寒为水之地象,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太阳者,或经或腑,或为诸阳主 ...
-
刘力红|略论太阳及其证治(上)
原文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年第13卷第3期 仲圣论伤寒以太阳为首,亦以太阳最繁.有关太阳及其证治,曾缠绕脑际多年,百思而不得其解,近日偶从运气七篇之寒水入手,似有豁然贯通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