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荣:从薛蟠“龙阳”之好说起

(0)

相关推荐

  • 群小同盟——读《金瓶梅》札记(三十一)

    群小同盟--读<金瓶梅>札记(三十一) 回目: 琴童儿藏壶构衅  西门庆开宴为欢 内容梗概: 西门庆准备着官服官帽,吴主管(吴典恩)却无钱筹措,遂央及应伯爵,来西门庆处借钱.应伯爵盛赞西门 ...

  • 薛蟠的“哼哼韵”,不只是粗俗,还说出了贾宝玉对薛家的看不起

    薛蟠与贾宝玉赴宴冯紫英的邀约,席间贾宝玉提议作[悲愁喜乐]酒令.薛蟠的反应与刘姥姥一样,下意识就拒绝.不是不想玩,而是自知之明"不会".结果当然是不行,赶鸭子上架也让他玩下去. 这 ...

  • 解味《红楼梦》人物:男人篇(三)

    <红楼梦>人物:男人篇(三) 书不在多,名著就行.名著很多,<红楼>最精.薛蟠无赖,薛蝌文明.蒋玉菡唱戏,柳湘莲萍踪.渣男有秦钟,北静王水溶.甄宝玉送玉,冯紫英.卫若兰来送殡, ...

  • 马瑞芳:床·琴棋书画·俗曲·魇胜 ——再论《金瓶梅》给《红楼梦》提供写作妙诀

    人情长篇小说开山作<金瓶梅>给<红楼梦>且不仅<红楼梦>提供细枝末节写人情写作妙诀,从床文章.到琴棋书画,从俗曲寓命运到魇胜捣鬼,都有精彩例证. 床的兴衰密码 在& ...

  • 红楼梦:贾府里的相公们为何喜欢林黛玉的诗?

    导语:林黛玉的诗为何会到相公们手里? 林黛玉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她第一次到荣国府,不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别人说完话之后她还要想半天:她思绪难解之际,做了<五美吟>,宝玉想看她都不让看 ...

  • 王小荣: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文/王小荣       学校是搞教育的地方,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学校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还是要参加社会的各类活动.就我知道的并参加过活动的,就有宜宾市 ...

  • 王小荣: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文/王小荣 计划经济时代,各类生活物资都是凭票购买.买粮有粮票.面粉票.水面票.买肉有肉票.买布买衣服凭布票,买食盐有盐票,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中州作家】王小义: 在路上——龙中后记(上)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3] 在路上--龙中后记(上) 深 圳        王小义 01 1998年夏,高考之后,自知无望,在家无味.遂产生了出走之念. 人挪活,树挪死.有时是不得已. ...

  • 王小荣:​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红卫兵运动

     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  红卫兵运动 文/王小荣 1966年8月31日,在南溪一中学校关于是否组建和如何对待红卫兵组织的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谈了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邓树臣首先说,(学校)要在高三学生 ...

  • 王小荣: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文/ 王小荣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文化娱乐不多,玩具对小孩来说,那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农村的小孩甚至还没有玩具这个概念.农村小孩多数是玩一些土得不能再土的游戏. 记得在读小学时,有 ...

  • 王小荣:枫 林 凄 凄 鬼 吟 哦

          枫 林 凄 凄 鬼 吟 哦 -读<野狗>和<公孙九娘> 文/王小荣 <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写狐的奇书,其中有两篇鬼故事<野狗>和<公孙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 文/王小荣 在南溪农村乡下,现在还有许多诸如"张家坡"."刘家坡"."李家田"."苏家坳".&q ...

  • 王小荣 :上世纪的劳动生产竞赛

      上世纪的劳动生产竞赛                    文/王小荣     劳动竞赛是那个大搞工农业生产年代中的一大特色.全县各公社.各大队都有自己的"突击队",比勤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