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

(0)

相关推荐

  • 顾见清

    "不要再喝了,见清." "铭生,你这次回来了就不走了对吧." "嗯,不走了." "你去那里找到他了吗." "- ...

  • 【文氏档案】文家桥暴动——一场惊天动地不平凡的事件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三、斯家场镇雪景图

    以前上沙刘路放牛坡后,下坡就到斯家场.不知现在新路那个坡还叫不叫放牛坡.在坡上,走过斯家场旗林村可以到王家桥镇高河村.小姨佬和姨妹就住在高河村.再往下就是砖桥,两个舅丈佬.一个姨丈佬就住在那一带.前十 ...

  • 山水画家刘刚吕梁刘家坡写生作品赏析

    刘刚简历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你没看错!这款策略手游,开局一座城,你能守住几波? 广告 山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山西省工笔画学会理事 山西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山西分院副秘书长 民盟太 ...

  • 鄂州人物之革命英烈张青山

    张青山(1901-1931)太和镇上洪村人.张青山没有土地,也没有固定工作,以替人打短工和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 1925年9月,游明山在游家塆成立中共党小组,经游明山介绍张青山参入中国共产党. 192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四)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4)  大观登云台觅禅踪                  图文/王小荣 旧时,南溪全县境内有许多寺庙,仅在县城内就有"九宫十八庙".在嘉庆十八的<南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五)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5) 图文/王小荣 旧时,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民间宗教信仰十分盛行.这是一种流行几千年的信仰,正由于这个原因,除了有如大观的云台山.仙临的红岩山这些的佛.道名胜外,各地都建有大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八)

    石龙山与镇南塔 文图/王小荣 位于现南溪区裴石镇的鸡叫山,旧志书上称石龙山.嘉庆十八年的<南溪县志>上说,石龙山,在县东十五里,顶有石峰,高五丈许,傍有巨石如盘龙状,俗名鸡罩山.后来,因&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12)

    地名背后的       文化历史遗迹(12) 图文/王小荣 1927年暑期,由胡明鑫.廖时勉.吴澹斋等在南溪县立中学成立了一个宣传进步思想的"学术研究会",研究会会员都是初中班和师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13)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13) 图文/王小荣 民国30年10月,南溪县人陈建之与陈树三因陈树三出售牛滚凼的田产买卖发生争执.经南溪县司法处一审判决后,陈建之就以陈树三"仿造文书"(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14)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14)                  文/王小荣   南溪红岩景区位于仙临场镇之东.富顺县毛桥场之南的原石公乡(现属于仙临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丹霞地貌,状似莲花,四周山岩 ...

  • 王小荣: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文/王小荣       学校是搞教育的地方,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学校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还是要参加社会的各类活动.就我知道的并参加过活动的,就有宜宾市 ...

  • 王小荣: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文/王小荣 计划经济时代,各类生活物资都是凭票购买.买粮有粮票.面粉票.水面票.买肉有肉票.买布买衣服凭布票,买食盐有盐票,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