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28观乡射诗解1修身而射唯贤正鹄

(0)

相关推荐

  • 误品先缘识字差(八)

    其二:关于铺典之辛弃疾 李商隐固然有"獭祭"之名,然论铺排用典,辛稼轩甚之.岳珂<桯史>卷三云:"稼轩以词名,每燕必命侍妓歌其所作.余时年少,勇于言,偶坐于席 ...

  • 滹南遗老集卷之六 论语辨惑三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子不许.东坡曰:古者行礼,视其所有而已,遇其有则脱骖于旧馆人,及其无不舍车于颜渊.胡氏曰:葬可以无椁,骖可以脱而复求,大夫不可,徒行命车不可,以与人而鬻诸市, ...

  • 《孔子家语》卷28观乡射诗解2王道明辨贵贱降杀和乐不流正身安国张弛有道

    <孔子家语>卷28观乡射诗解2王道明辨贵贱降杀和乐不流正身安国张弛有道 题文诗: 孔子之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至正门外, 主人也者,拜宾及介,众 ...

  • 《孔子家语》辩观乡射第二十八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孔子观于乡射①,喟然叹曰:"射之以礼乐也,何以射?何以听?修身而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将安能以求饮?<诗>②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③祈,求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3人神易浊贤必逢时

    题文诗: 夫目能察,秋毫之末,耳不承闻,雷霆之声; 人耳能调,玉石之声,而目不见,太山之高. 如是何则?小有所志,大有所忘.今万物来, 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 其可得邪.今树木者,灌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3静以制动君子义正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3静以制动君子义正 题文诗:月望之时,日夺其光,阴不乘阳.日出星没, 不与争光.故末不可,强于本也;指不可以, 大于臂也.下轻上重,其覆必易.渊不两鲛. 水定清正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7名章道息巧行正塞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7名章道息巧行正塞 题文诗: 名之与道,不两明也,人受名则,道不用也, 道胜人则,名声息矣.人章道息,危不远矣. 世有盛名,衰之日至.欲尸名者,其必为善, 欲为善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3修身返性情真自得

    题文诗: 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足用之本,在勿夺时;勿夺之本,在于省事; 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返性; 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静则平. 平者道素;虚者道舍.能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5圣主诚心真情气正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5圣主诚心真情气正 题文诗: 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若无事, 朝若无人.国无隐士,亦无轶民,国无劳役, 亦无冤刑,四海之内,仰上之德,象主之旨, 夷狄之 ...

  •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7顺势自然好善贤来

    <孟子>卷12告子章句下诗解7顺势自然好善贤来 题文诗: 白圭问曰:吾欲二十,取一何如?孟子答曰: 此貉之道.万室之国,一人为陶,其则可乎? 曰不可也,器不足用.曰夫貉国,五谷不生, 惟黍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者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 不虑而知,其良知也.孩提之童,而无不知, 爱其亲者;及其长也,而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真情所至,达之天下. 赤子童心,人人本有.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