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第76期诗评作品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 英子

执行主编:贾成恒

常务副主编: YANG

副主编: 落蝶 醉心

诗评顾问: 蒋江华 牛仔很忙

诗评部长: 落蝶

诗评副部长:李红阳

编辑:郁冰 朗朗

美篇:贾成恒

本期诗评人: 落蝶 YANG 醉心 李红阳

责任编辑: 贾成恒

中国诗歌报★与您结伴同行

1. 打捞童年

文/天上云

天空很高

故乡遥远

灰蒙蒙的天空

看不见故乡的炊烟

曾经的誓言

已经被风吹散

光秃秃的枝丫上

挂满思念

伸出双手

抚摸不到故乡的蓝天

无奈

在一纸素签里

打捞逝去的童年

【楊点评】童年总是让人难忘的,望断天涯是归路。思维的视角从天空入笔,联想到遥远的故乡,而袅袅的炊烟就是故乡的魂,魂牵梦萦。文中结合一些意象抒怀,道出游子在外的漂泊心境,以及对故土的思念。前面所有的文字都为尾段铺垫。最后,诗人只能将满腔的思念寄于笔端,在文字里打捞逝去的童年,呼应诗题。整首诗以故土情怀为主线,一气呵成,语言简洁流畅。

2. 打捞步入诗歌的记忆

文/唐红兵(非洲)

是谁   拨动康桥的琴弦

胚胎里孕育出了华章

轻轻地走

可否蚂蚁踩在脚下

挥挥手的衣袖

是否将云彩带走

寻梦为啥用上长篙

离别的康桥

可否记得诗人的模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仿佛读懂了黑夜是一魔方

恩赐了生命和力量

光明中 为何你迷失航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幸福与亲人们分享

诗歌里看不出半点忧伤

决意成为太阳

你却  选择飞翔

【落蝶点评】此诗含蓄地带出了三位著名诗人的佳作。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顾城的《一代人》、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徐志摩是一位情感饱满的诗人,无论是从语言、语感或意境上都极其超凡脱俗。作者以此为据引发了自己的感慨,写法挺独特。顾城的《一代人》表达了作者内心渴望光明的深切呼唤,作为诗人他是一个孤独的生存者,在生命的个体之内寻求着人类世界的自由,黑暗之中人自然就成为了狱中之囚,精神世界也没有了自身的长度与密度,人则颓废如一堆枯草,诗人如同冬天的一缕暖阳或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足以让一个垂死挣扎的人鼓起勇气活下去。诗是人们灵魂栖息的殿堂,当我们让自己变轻飘在水面上时,诗是唯一能够支撑起我们身体的翅膀。海子的喻意是海洋之子,他想往的幸福是广阔、淳厚、博大的海的情怀,所以他要成为自己和别人的太阳并且抽出羽翼寻找更大的精神家园,海子一生为命运中的无所适从而不能释怀,短暂的生命里有他炽热的追求,其实当他像一支火把点燃自己时,那个时代也为他而沸腾了一段时光,岁月如同流失的沙漏,但是永恒的诗句却占据了我们最持久的记忆,当作者勾勒出诗的轮廓时,读者自然会领会其色彩的不可再生性!

3. 打捞记忆

文/静怡(新疆)

过往蔓延在漆黑的夜

写满回忆的老地方

格外静谧

风烟俱净,看似相忘于江湖

却在某个时刻蓦然想起

心痛到不能自已

曾经的美好

深深镌刻在生命里

把真情贮存在莲蕊中

夜已深

迈着轻盈的脚步

等待岁月将其风干……

【楊点评】:诗人以寂静的夜起笔,于黑暗中的冥想打捞起记忆。往事相别未曾相忘,不经意的瞬间又被记起,难舍的牵挂让人疼痛。但美好的真情永驻心中,似莲蕊一样纯洁。最后,所有的过往都轻轻迈过,放下一切释然。读罢这首小诗,可从中感受到一份本、善、真的情怀。没有善良包容的心态,何以会放下过去?文中的“莲蕊”不正是纯真情怀的写照吗?

4. 风景

文 / 王曰敏(黑龙江)

岁月的音符弹跳到冬季

家乡冬天的风景虽没有小桥流水

却是粉妆玉砌的国画

写满故事的叶子

在飘零中找到各自的家

赤裸的枝条调皮地戏弄寒风

哨音清亮无暇

天宫编织网状的彤云

洒下无数的银珠

凝结成一首诗站满雪花

融入袅袅炊烟纷纷而下

松树饱蘸浓重的墨绿

托起太阳

描绘家乡的风景

叙说冬的童话

【醉心浅评】是啊!其实乡愁是每一个人都难以割舍的情怀。即便是站在万物枯败的深冬季节,谁又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呢?正如诗人所言“家乡冬天的风景虽没有小桥流水/却是粉妆玉砌的国画”。在诗人眼里,那些随着季节枯黄的叶子,片片都是写满故事的美好回忆,也是属于自己人生之旅一路且歌且吟的旖旎风景。那些天上的“彤云”一会儿演变“银珠”,一会儿演变“雪花”,甚至,村庄那些“袅袅炊烟”也是天上的云演变而来。似乎那些跃入眼帘的松树,也在执笔描绘家乡像童话世界的美好画卷。全诗,用“音符”、“叶子”、“彤云”、“炊烟”、“松树”等这些名词,给我们描述了一幅深冬季节里作者家乡的盛大画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绵绵的关注与牵挂。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乡愁对人生的诠释与抒怀!

5. 打捞岁月

文/几许清愁(广东)

将记忆的网撒入河流

试图打捞  一些只字片语

与有关于那岁月的低吟浅唱

兰舟  在秋的韵脚里穿行

总有素静的烟雨旧事  擦肩而过

总有清纯的笑靥盈风满袖

风月的桨  摇醒一水绵长相思

隔着旧时的朝阳

怎么也描摹不出  你年少的模样

一尾鱼  带走了渐渐堆积的愁绪

一网空空的寂寞  和

那年秋天的白露一样寒凉

【无隐山人简评】诗语在清丽中含愁,落笔轻巧却留痕不浅。其韵味既有古色古香,也有现代的明快感。温婉柔美的基调,将诗意轻灵托起,有水月和风的质地。思忆,正如一尾鲜活的鱼,在心湖游荡,它时而触动心事的暗礁,令人沉浸于这种小寂寞而欲罢不能。

6.我曾经打捞起一座地球

文/醉心(贵州)

梦,具有一种圆形的洪荒之力。

我曾经

站在春花秋月夜

把漫天的星子,用一根长线

串联成一张网。

一网,撒向蓝天

打捞起一枚月亮。

左手提着,一颗不断跳动的心。

另一网,撒向大地

打捞起一座地球。

右手提着,在宇宙无边地转悠。

【落蝶点评】醉心老师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意味深长,不失为一篇上好的佳作。诗如一阵雨或一阵风,都有其内在的美感,雨有雨的缠绵,风有风的缱绻。各自的属性不同性格也会千差万别,本文对事物虚实的应用也极为巧妙,构思上也独具个人特色。''把漫天的星子/用一根长线串联成一张网’’紧接着''左手提着/一颗不断跳动的心/打捞起一座地球/右手提着/在宇宙无边的转悠’’夸张的手法用的恰入其分。谁能左手提心右手提起地球呢?可能只有诗人自己能让自己做到,意念的运用超越了人类思维的常态。看似荒诞的想法,其实对于创作者却是合情合理的,诗除了作者思想上有很大的空间感外,而且还要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诗不同于散文最大之处就是思维的跳跃和语言之间的张力,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并不是泛泛而谈,更是一种思维内部的深层剖析。当一首诗只是一幅简单的素描时,它还不具备诗歌自身的魅力。只有当读者能从画面走向更深的生命高度时,诗表达的才不仅仅是语言之内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语言之外的东西,即死的再生或生的不灭,当然说的更多的只是精神层面的意义而已!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敬请关注中国诗歌报四大微刊: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天安门文学平台、中诗报朗诵中心平台、中诗报诗词创研中心平台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成员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袁海霞 冯俊英

总编办主任:杨立杰

总编办副主任:洁心 憬悟

驻各地主编(排名不分先后)

英子、踏雪飞歌、无名小卒、洁心、韩晗、胡冬梅、木木、怡凡、英杰、梅香寒林、憬悟、魂落秋砚、一蓑烟雨、聚散无萍、冲击天花板、贾成恒、董戈平、碧海孤帆、香雪、落笔清风、 舟儿、带刺的玫瑰、涟漪似梦、王才干、不倒翁、蒋江华、阿丑、梧丹梦、李巨、杨慧、静子、九月菊花、白向洋、牛仔很忙、胡石、柳汀、孤独松、王景安、沛彧、涓水

在众声喧哗中让我们的声音最响亮

在众说纷纭中让我们的信息最可信

中国诗歌报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平台投稿:1、投稿作品均须通过编辑审定后,方可在平台刊发。2、作品15天内没有采用的,说明作品文本不适宜刊发,请投往他处。3、优秀作品刊登在中国诗歌报纸刊。4、投稿统一邮箱为zgsgb2@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