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一年二月二/史晓瞢
相关推荐
-
学生优秀作品(一四七)剃头郎(《语文月刊》2020年第二期)
(感谢"大余朗读者"温玉玺) 剃头郎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一(1)班钟颖珠 倘若时光可以入酒,那我必定会剪下那段温醇的回忆制成独属小村的一杯淡酒,因为不浓不烈的时光最宜在此时此刻品尝. ...
-
不去理发馆,村里人就这样把头剃了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龙在中国文化里是主宰风雨的祥瑞之物,俗语里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之说,因此龙抬头是复苏和吉祥的象征.为了期许鸿运当头的吉祥预兆,"二月二,剃 ...
-
潘田乡情:乡村记忆--传统手艺·潘田“理发”(作者:简国应)
备注:近期由于稿件蜂拥而至,暂时没有足够时间仔细核查错别字,故需要作者自行仔细检查,谢谢理解! <潘田乡情>文章展示 乡村记忆--传统手艺·潘田"理发" 作者:简国应 ...
-
写于竹林 | 第136天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小师父剃头,我洗衣物,一大桶的衣物快要洗完,小师父才到水房,看见我,第一句话是,哎呀,可是整完了,一头汗. 脑袋光光,又洗过澡的小师父忽然庄严不少. 每半月剃头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不思量,自难忘/史晓瞢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再有一个星期就是你的忌日了.三年来,我每时每刻不在想念你,脑子里一直浮现出你的样子,耳畔回响着你的声音.我们说好一生一世一双人,你怎么就忍心撒手人怀一去不返呢? 还记得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门前的池塘/孙晓丹
我家门口有两个池塘.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老家叫坑,书上的学名称之为池塘,还有的地方叫海沟子.它们相当于一个村庄的蓄水池的功能,有时供养村里鸭.鹅散养的地方.谁家养了鸭,养了鹅,早晨起来,把它们放出圈,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又是三月三/史晓瞢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回忆起年少时光,总会想起奶奶. 小时候我和奶奶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我的心情就好像身上的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女人,不要相信“我养你”/曹志琴
"在没有结婚前,要是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我才不结婚呢."幼维姐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回过身来看看身后的郑姐,又看看郑姐身后的幼维姐. 郑姐.郑姐的老公跟幼维姐的老公是同学,平时常在一起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她和他的故事/陈祥虎
她是个理发师,这点村里人都知道,因为她的店就坐落在村马路边,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去找她理发. 她的男人是开大车的,就是半挂车,眼下是二十多年以前,人们都这么叫.原本出车一趟三五天可以挣回不少钱,怎奈何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学僧聚会见闻有感/王国庆
庚子暮秋,迎来闽南佛学院第二届学僧毕业三十年聚会.我因"流水三十年"欢迎晚会撰稿而全程参与,切实感受住持一方的法门龙象风采.一个同学聚会,能策划.安排得如此庄严.盛大.隆重,的确让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父亲的月季花/李丽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和我们在老家生活,农闲的时候母亲会带着我和弟弟去父亲那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宿舍窗台上那一盆开着红花的月季了,清晨的阳光照在那盆月季花上,红花绿叶相映,就像一个娇滴滴水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儿时红薯的特别吃法/李维维
又是红薯成熟季节,这几天超市街上甚至门口的路上都有买红薯的.尽管现大棚流行四季都能吃上红薯,可这个阶段是季节性的红薯好吃还新鲜. 红薯的吃法很多,有油炸拌糖吃的,还有下在稀饭里吃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