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经下篇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胃痛方法探讨

    导读:<伤寒论>中的辨治胃病方法的分析,以张仲景六经辨证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张仲景辨治胃病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胃病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指导. 六经胃病的主要辨证论治 一.条文选取以病机 ...

  • 麻子仁丸是治实证便秘的处方

    第247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摶,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趺阳脉浮而涩",参<伤寒论·序>:"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

  • 《伤寒悬解》阳明经下篇——阳明之阳虚

    伤寒悬解卷七 阳明经下篇三十三章 阳明虚证阳明入太阴去路 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太阴以湿土主令,是为湿土.脾胃以膜相连,<素问>语.感应最捷,胃家实则燥土司气,而湿土以化燥,胃中虚则湿 ...

  • 《伤寒悬解》卷七·阳明经下篇 三十三章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足阳明胃经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腧穴有: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 ...

  • 颈椎病的穴位缓解——阳明经

    当下颈椎不适的群体,数量越来越庞大.笔者结合中医针灸,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穴位的缓解方法.中医有多条经络循行颈部,不同的经络,有着不同的穴位.下面逐一了解循行颈部的经络及其对应的缓解穴位.由于最多 ...

  • 中医诊断与选择经方的步骤(三)阳明经

    上一篇我们讲完了肝胆经的诊断与用法,这一篇我们主要讲阳明经.对经络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阳明经代表哪里,简单来说,一个是胃,一个是大肠,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中医界流行补阳,补虚,似乎大家都 ...

  • 阳明经在哪个部位

    阳明经分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两条经脉均为多气.多血之经.手阳明大肠经是从手走头,起点是在手食指处沿前臂外侧向上臂外侧,经过肩颈.脸颊到达鼻旁即迎香穴.经脉左右各一条,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像感 ...

  • 阳明经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病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伤寒 ...

  • 中医蔡长福讲解伤寒论---独辨阳明经表证葛根汤

    摘自仲师之徒蔡长福的新浪博客.  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整理,奉献给各位.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后 ...

  • 牙痛:清热解毒,清解阳明经郁热。 主治 牙痛。牙周脓肿。

    牙痛2019-04-27  率我真   阅 79处方:双花40克.玄参30克. 当归12g,丹皮12g,生地12g,细辛4g,白芷8g,荆芥12g,防风8g,生石膏25g,青皮10g,甘草6g.功能: ...

  • 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经筋,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