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经提纲
相关推荐
-
卷四182,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外出,胃中干燥,大便必硬,久则讝语,宜以小承气 汤主之,若一服利,讝语止,慎不可更服也. 集注 张璐曰:多汗讝语,下证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津 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当略 ...
-
阳明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六
阳明病的提纲"胃家实",是代表着大便不通,腹鞕满的证候.如果以急性传染病来看,这些证候,仅是部分的消化系统的局部症状,必须有其他的全身现象结合起来,才会比较全整些.因此,<伤 ...
-
颈椎病的穴位缓解——阳明经
当下颈椎不适的群体,数量越来越庞大.笔者结合中医针灸,给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穴位的缓解方法.中医有多条经络循行颈部,不同的经络,有着不同的穴位.下面逐一了解循行颈部的经络及其对应的缓解穴位.由于最多 ...
-
中医诊断与选择经方的步骤(三)阳明经
上一篇我们讲完了肝胆经的诊断与用法,这一篇我们主要讲阳明经.对经络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阳明经代表哪里,简单来说,一个是胃,一个是大肠,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中医界流行补阳,补虚,似乎大家都 ...
-
阳明经在哪个部位
阳明经分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两条经脉均为多气.多血之经.手阳明大肠经是从手走头,起点是在手食指处沿前臂外侧向上臂外侧,经过肩颈.脸颊到达鼻旁即迎香穴.经脉左右各一条,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像感 ...
-
中医蔡长福讲解伤寒论---独辨阳明经表证葛根汤
摘自仲师之徒蔡长福的新浪博客. 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整理,奉献给各位.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后 ...
-
牙痛:清热解毒,清解阳明经郁热。 主治 牙痛。牙周脓肿。
牙痛2019-04-27 率我真 阅 79处方:双花40克.玄参30克. 当归12g,丹皮12g,生地12g,细辛4g,白芷8g,荆芥12g,防风8g,生石膏25g,青皮10g,甘草6g.功能: ...
-
足阳明经筋
足阳明经筋,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 ...
-
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白虎汤[原文]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斤,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伤寒金匮]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 ...
-
阳明经腑病
在腑不寒专发热.咽干作呕心烦渴.发狂谵语大肠坚.大小三承汤可啜.按不恶寒者,邪不在表也.咽干烦渴,并作呕者.皆胃热甚也.胃火上冲.故心神失守.谵语狂言.大便坚燥.皆里症也.急宜下之.陶节 曰.伤寒邪热 ...
-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2021-06-04 01:16·牡丹养生堂 下廉穴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疏泄阳明经热. [主治] 飧泄,劳瘵,小腹满,小 ...